川普都能變 台不應自限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中)十六日出席北京舉辦的鏈博會開幕式,他在回應媒體詢問時,針對H20晶片銷售透露說,已經有很多訂單了。記者廖士鋒/攝影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中)十六日出席北京舉辦的鏈博會開幕式,他在回應媒體詢問時,針對H20晶片銷售透露說,已經有很多訂單了。記者廖士鋒/攝影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訪問中國,在北京表示:川普政府已批准輝達可重新對中國出口H20晶片。外界隨即聯想到:黃仁勳啟程前曾進白宮會見川普,顯見此一政策鬆綁並非巧合,而是經高層協商、深思熟慮的結果。

據推測,川普之所以改變立場,很可能是被黃仁勳的戰略分析說服:若美國一味封鎖中國取得美製AI晶片,只會強化中國自主研發決心,長期將培養華為成為勁敵,削弱美國在全球AI市場的主導地位。與其將中國逼向技術獨立,不如在可控前提下維持技術領先與市場獨占,延緩中國技術與市場突破的速度。

這樣的思維,顯示即便是美國,也懂得在強硬與務實之間尋找平衡。美國對中國的科技戰並非絕對封鎖,而是戰略性的有限接觸。反觀台灣,卻常比美國急於表態、更快速自限。例如上個月經濟部宣布將華為、中芯國際納入出口管制清單,引發產業界憂慮:我們是否全面放棄與中國大陸往來的彈性?經濟部在做此決定前是否已充分評估這對台灣中小企業與成熟製程廠商的實際影響?

台灣當然不能重回對中國市場高度依賴的老路,也必須對敏感技術設下國安紅線。但這並不代表與中國的所有技術與經濟往來都該全面封鎖。事實上,在軍民合用技術以外的領域,如成熟製程晶片、車用半導體、通用零組件等,仍有廣大合作空間。採取「風險分級、差異管理」策略,才是長遠之計。

具體做法可包括:對高敏感技術維持嚴格出口控管;對民用領域則設計「白名單」制度,透明化審查並定期檢視;同時推動業者與官方共同研擬交流與合作的安全框架。如此可維護產業競爭力,又不致損及國家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生產供應鏈即將重組之際,中國大陸正積極推動「去台化」,意圖降低對台灣設備與零組件供應的依賴。一旦中國本土供應鏈建構完全,台灣若一味自我設限,只會加速在國際市場邊緣化命運。

更進一步,台灣在若干產業其實可從中國的規模經濟優勢中受益。例如:

電動車及鋰電池:中國是全球最大電動車與鋰電池雙重製造國。比亞迪、寧德時代具備規模與技術優勢,即便是特斯拉所使用的電池,也有九成來自中國。若台灣能與其展開模組整合合作,可加速本土電動車普及與產業升級。

無人機:大疆商用無人機早已領先全球,台灣可在農業噴灑、交通巡檢、影視製作等領域導入其設備,同時鼓勵國內發展自主控制系統與應用軟體。

這些合作並不意味對中國依賴,而是務實利用其成熟產業降低本土成本、提升應用效率。若完全拒絕,不僅不利台灣自身轉型,更可能導致台灣落後於其他採取較靈活策略的國家。

真正符合國家利益的戰略,應是保障技術安全的同時,維護經濟利益與保持政策彈性,嘗試在美、中兩強之間尋找可控、可衡量的接觸空間,以我為主,掌握主動。科技自主不代表絕對封鎖,對中國防衛也不代表零接觸。當川普都能改變策略,我們更不應自限於過度僵化框架中,避免在高舉國安大旗的同時,損害了台灣的利益。

延伸閱讀

黃仁勳:任何輕視華為、中國製造能力的人 都極其天真

對越南關稅降至20% 如何定義洗產地?川普:美越貿易協議大致敲定

真要動手?川普不滿聯準會主席鮑爾 佛州眾議員:99%確定開除

黃志芳:川普動態調整關稅 未來幾年一定上上下下

相關新聞

那年代的教育舊思維 該拋棄了

台師大女足隊「抽血換學分」的爭議持續延燒,不僅政院、教育部、國科會深切關注,也引發社會譁然。這項由多所大學共同執行的國科...

學生變白老鼠 默許即共犯

台師大女足隊的「抽血換學分」爭議,揭露了體育圈甚至學術界,潛藏及默許不說的權力濫用與霸凌文化。教育部經調查後認為此行為涉...

切結拒領萬元 政治情勒

立法院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普發現金一萬元,是否覆議行政院仍態度不明,卻已出現「放棄領取...

當再生能源變成不作為的汙染

颱風一過,台灣多處浮水式太陽能光電板遭重創,大片模組漂流或沉沒於水底、河川與近海。更駭人的是災後政府的處置態度:經濟部與...

普發一萬是法盲?卓揆難服人

立法院日前通過行政院所提「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刪除給台電撥補的一千億元並增加全民普發現金一...

台灣官員語錄比鬼扯更扯

聯合報頭版頭條標題「劉世芳稱風災復原快,受災戶嗆鬼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