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亭的勝利與對台灣的警訊

阿拉斯加峰會落幕,全球屏息以待的「雙普會」卻只留下短暫的紅毯與鏡頭。川普握手、鼓掌、陪同搭乘「野獸號」禮車,滿足了舞台劇的形式感,但實質卻一無所獲。倒是普亭,尚未退讓半寸,卻已悄然贏得大半籌碼。這是一場外交交易的展示,川普無論如何包裝都難掩輸局。
普亭在這場會議中最大的成果,就是「恢復合法性」。他不僅走上了美國紅毯,還與美國總統平起平坐召開高峰會。戰爭沒有停火、領土沒有歸還、制裁沒有更多,俄羅斯的「國際孤立」至少已在鏡頭前消失大半。川普本想以「嚴厲後果」威脅普亭,卻淪為口號。世界看見的,是一個被再度承認的普亭,以及一個無計可施的川普。普亭贏得時間、空間,贏得的是繼續打下去的正當性。他沒有讓步,卻已坐上了大國舞台的中央座椅。這場比賽,他早早確定領先。
川普以為自己能在外交舞台扮演「談判藝術家」,卻在普亭面前顯得力不從心。他的「交易本能」在這場會議裡,只剩下寒暄與形式。會後記者會短暫、內容空洞,甚至連記者提問都不敢接受。這場原本號稱「高風險峰會」的外交豪賭,最後卻成了「尷尬見面會」。
川普的口號與姿態,再一次暴露出他慣用的手法:先放狠話,再找台階下。只是這次,世界看在眼裡:川普既未能嚇阻普亭,也無力推動協議,反倒送上了免費舞台。
在這場「大國角力」中,最無辜也最危險的輸家是台灣。當澤倫斯基被排除在談判外,這已經是一個赤裸裸的警訊:若烏克蘭都能被晾在一旁,台灣又算得了什麼?北京在遠方觀戰,獲得一堂免費的戰略課:原來國際規範可以退位,大國交易才是真理。當普亭透過武力改變邊界而仍能重返舞台,北京自然會想到台灣。既然脅迫有效,為何不加大力道?於是,軍機繞台、艦艇出海、網攻擾動,恐將成為「日常測試」,檢驗華府到底願意為台灣付出多少。
更諷刺的是,《金融時報》早就指出,川普有意將台灣作為談判籌碼。媒體報導白宮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理由冠冕堂皇,實際上卻是為了在與北京的貿易博弈中「加碼」。台灣自認為是「民主燈塔」,在大國眼裡卻不過是籌碼,能加價也能打折。
賴政府想當「棋手」,實際上卻只是被擺弄的棋子。更可笑的是,還有人為自己「被使用」感到榮幸,似乎只要能被放上棋盤,就證明了存在感,卻忘了棋子從來無法決定棋局。阿拉斯加峰會提醒台灣,國際政治是冷酷的交易場,不是溫情脈脈的價值共同體。如果我們繼續寄望大國仁慈,等待「朋友」在關鍵時刻伸手,那麼等待的將是更大的失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