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匡時/民主政治的運作困境
最近歐美幾個民主典範國家,政治運作都出現前所未有的挑戰。川普以王者歸來之姿再度當選美國總統,這對美國政治傳統的可能挑戰,讀者應該耳熟能詳。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等歐洲國家,極右派政治力量的興起,也對民主政治的運作造成極大的威脅。過去歐美先進國家的民主機制得以順利運作,建立在兩個重要基礎上:一、經濟成長、福利優化;二、媒體守門、消弭民粹。然而,過去二三十年來,因為後進國家的崛起以及社群媒體的影響,這兩個基礎都在崩解中,傳統民主政治的運作將愈來愈困難。
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布坎南在一九七七年出版名著《赤字中的民主》。該書有個重要的論點就是,民主政府為了選票一定會持續增加社會福利等支出,使得政府背負愈來愈大的赤字。如果國家經濟成長足以應付赤字財政的利息,那不會有問題,社會福利也得以持續優化;但如果經濟成長不足以應付政府債務的利息支出,那政府的財政赤字就會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
經濟成長可以靠內需、投資以及海外流入的資源。海外資源可能是透過正常貿易來賺取外匯,也可能是因宰制海外落後國家的資源而來。例如,英法可以從過去的殖民地取得豐沛的資源。二戰以後,歐美國家憑藉其領先的科技與經貿體制,在全球化過程獲取了很大的經濟利益。但當亞洲崛起,全球南方夢醒時,歐美國家就必須更致力於內需與投資的提振,不可能一如往昔般靠「宰制經濟」維持富裕了。
簡單地說,當中國以及全球南方等後進國家夢醒而急起直追後,歐美先進國家的經濟宰制力量自然會削弱,這使得歐美國家的經濟成長相對更艱難,「赤字中的民主」也就難以持續。
傳統民主政治得以順利運作的另一基礎是依賴主流媒體擔任守門員,不但要屏蔽那些不利於民主運作的虛假新聞,同時也要能有效傳播那些複雜且專業的政策資訊。政府與人民具有資訊不對稱的性質,一般民眾不容易理解複雜的政策議題,加上政府可以技巧性地隱瞞資訊,因此,必須靠具有專業能力的媒體來打破政府的資訊操弄,民主才不會失靈。例如最近立法院通過的財劃法,官員與立委吵得不可開交,不少民眾也隨之起舞,但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清楚其來龍去脈?很多參與評論的記者或名嘴都未必清楚,遑論一般小市民。
在過去,主流媒體憑藉具有專業素養與聲望的記者或專欄作家,可以客觀專業為民眾解析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在社群媒體時代,主流媒體的受眾愈來愈少,已失去守門員的功能。這次美國大選,川普可以透過自媒體、播客、X等社群媒體來對抗普遍反對他的主流媒體,足以為證。
台灣從解嚴以來經濟持續成長,得以支持不斷提升的社福支出,但台灣的經濟發展能否一如往昔持續健康成長,令人堪憂。此外,勢必要大幅成長的國防支出,也會排擠社福支出。至於台灣的媒體生態,執政黨毫無忌諱地收買特定媒體與網軍側翼外,早已經是社群媒體、自媒體當道的時代。當經濟無法有效的成長,政府政策的相關資訊又沒有獨立專業的守門員來過濾,傳統民主政治的運作將難以為繼,取而代之的會是「不自由的民主」或民粹政治。台灣人最引以為傲的民主政治,是否正走向這條道路呢?(作者為陽明山未來學社理事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