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疑掃墓起火…男全身慘遭火吻 最後一刻手機求救成遺言

桃園擱淺海豚死前曾二度中彈 專家解剖曝驚人發現:不死也半條命

日美聯演針對台海場景?陸國防部:軍事挑釁將付出難以承受代價

石虎首次現蹤!台中斯可巴社區拍到石虎等17種野生動物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在台中和平斯可巴社區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拍到石虎出沒。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在台中和平斯可巴社區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拍到石虎出沒。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推動大甲溪沿岸部落里山計畫,架設的紅外線自動相機在台中和平區斯可巴社區記錄到第一筆石虎影像,也捕捉到食蟹獴、台灣葉鼻蝠等17種野生動物影像,顯示協助社區夥伴、農友推動友善石虎棲地營造、里山保育,串聯國有林班地與淺山間的石虎廊道已有具體成效。

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說明,為串連國有林班地周遭森林、淺山到海洋的森川里海生態網絡,與山村社區合作歷經多年努力,將里山、永續理念融入山村資源經營、友善野生動物棲地的營造,培訓山村社區認識社區生態資源,調查四季各類動物資源。

今年第一季分析斯可巴社區樣點的紅外線自動相機成果時,發現去年11月兩度記錄到石虎出沒,累積四季哺乳類動物調查共記錄到石虎、食蟹獴、台灣野山羊、白鼻心、獼猴、山羌、鼬獾、白面鼯鼠、台灣葉鼻蝠等17種哺乳類動物。

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指出,這次斯可巴社區拍攝到石虎影像,因該區無歷史紀錄,推測可能是亞成體在四處尋找適合棲地,從大甲溪下游擴散過來的個體,分署曾於民國104年12月在和平區裡冷林道6公里處(海拔994公尺)記錄到石虎後,108年起在南勢部落陸續拍攝到石虎,10年間石虎紀錄已擴大到大甲溪更上游的斯可巴社區,可見該分署在歷年社區林業及里山輔導計畫的基礎下,及近年跨域合作協助里山保育、友善石虎農作標章等工作,已有效串聯大甲溪石虎廊道,期盼持續這樣公私攜手合作下,吸引更多夥伴加入友善環境營造的行列,守護石虎等野生動物的棲地,讓生態網絡更加安全、暢通。

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表示,斯可巴社區海拔1050公尺,位於國土綠網台中西部淺山森林保育軸帶,是連結國有林班地沿著大甲溪流域往下游東勢區、新社區等淺山生態網絡的重要區位。

該分署辦理石虎族群長期監測於大甲溪流域東勢區周遭架設相機,經分析發現大安溪、大甲溪、烏溪都有石虎族群分布,依據點位分布、出現頻率高低和母石虎育幼點位分析研判大安溪和烏溪筏子溪是相對穩定的棲地,大甲溪在串聯苗栗和南投地區的石虎族群有其關鍵角色,營造大甲溪友善石虎廊道,有助於石虎族群關鍵區位的串聯。

架設於斯可巴社區紅外線自動相機,記錄到17種哺乳類動物,圖為台灣野山羊。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架設於斯可巴社區紅外線自動相機,記錄到17種哺乳類動物,圖為台灣野山羊。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動物 永續 石虎

延伸閱讀

看見幸福台灣/南投縣長許淑華 打造全齡宜居城市

花蓮和平溪口小燕鷗繁殖熱點 台泥組巡守隊

金門西園活動中心將拆除重建 今動土工期300天

影/大雪山森林遊樂園將有太空艙式露營車可住 住宿餐飲ROT今天簽約

相關新聞

擱淺海豚死前竟曾二度中彈 專家解剖曝驚人發現:不死也半條命

在桃園許厝港岸邊擱淺的一隻糙齒海豚後送救援時死亡,解剖有驚人發現,牠頸椎及頭部右側下顎身中二槍,且是不同時間遭人為槍擊,...

凶手仍是謎…海豚遭槍擊擱淺死亡 海保署:強化保育與通報機制

一隻糙齒海豚於2023年5月3日在桃園許厝港溼地擱淺死亡,經解剖後發現體內有兩枚子彈,研判為人為槍擊導致擱淺死亡。海保署...

【動物冷知識】雌蜂住土裡、雄蜂睡樹上?揭開鞋斑無墊蜂的獨居生活

哈囉大家好,我是帽帽!大家熟悉的蜜蜂都是分工明確的社會型昆蟲,但你知道嗎?其實世界上有90%的蜜蜂都是獨居的喔!

海豚茫茫大海為何中槍2次?專家推測這原因被「練槍」

在桃園許厝港岸邊擱淺的一隻糙齒海豚後送救援時死亡,解剖有驚人發現,牠頸椎及頭部右側身中二槍,且是不同時間遭人為槍擊,導致...

影/罕見槍殺事件!糙齒海豚被射鋼珠彈2次 中2槍擱淺致死疑土製槍

中華鯨豚協會2023年接獲桃園許厝港岸邊一隻糙齒海豚擱淺通報,救援後送過程死亡,解剖有驚人發現,牠頸椎及頭部右側身中二槍...

石虎首次現蹤!台中斯可巴社區拍到石虎等17種野生動物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推動大甲溪沿岸部落里山計畫,架設的紅外線自動相機在台中和平區斯可巴社區記錄到第一筆石虎影像,也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