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屢侵入部落 仿效歐盟有限度獵殺?學者這樣看

花蓮卓溪鄉卓溪村中正部落出現野放的台灣黑熊,近日頻繁掠食飼養犬,造成人熊衝突,昨晚遭巡守隊槍殺。有學者認為,要把黑熊入侵區域畫分出來,區域內容易被捕食的動物要盡快遷走;若要效仿國外黑熊入侵部落就獵殺,應要有嚴格的規定,最大原則仍是勿獵殺保育類動物。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良恭表示,在人熊衝突這方面,台灣有愈來愈多的趨勢,一定要用細膩與科學方式處理,可把黑熊出沒的區域畫分出來,列為紅色區域就要特別注意黑熊入侵問題,黑熊不會馬上離開徘徊,時間軸很重要,一通報應馬上驅離。
林良恭說,尤其是黑熊愛吃的食物,一定想辦法撤離,或需要更強力的驅趕;像這次出現在花蓮的黑熊喜好捕食雞鴨鵝、飼養犬等,建議政府短時間補償農友,能否先撤離飼養地,只要一個月內黑熊找不到食物,應該就不會再出現。或是政府補助做電網將飼養地圈起來,不要讓黑熊靠近。
針對台灣是否能效仿歐盟,只要有熊入侵農牧場,開放農民有限度獵殺。林良恭指出,台灣黑熊是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不能隨便獵殺,若要效仿一定要嚴格規範,確認該隻黑熊已有攻擊性等相關條件,才能獵殺,建議政府有明確規範讓機關與民眾依循。
林良恭說,目前學界估算台灣有400至600隻熊,族群有擴張的趨勢,山裡的紅外線相機也拍到很多次,加上通報入侵農舍案件數變多,理論上可能有上千頭。至於是否建議比照台灣獼猴保育降等,林說,黑熊數量沒有獼猴多,也不是群居動物,目前不太可能降等。
野聲環境生態公司創辦人姜博仁,經常配合林保署花蓮分署研究黑熊,他說,去年花蓮受到許多颱風侵襲,即使到秋天11月仍有颱風,把山上的樹木果實沖倒,可能因此造成食物短缺,導致黑熊跑到淺山區覓食,這是動物的生存本能,不過不是每隻黑熊都會入侵部落。現階段仍要請居民把飼料、雞鴨鵝、垃圾廚餘等藏好收好,不讓黑熊有機會捕食,也記得通報黑熊出現位置,才能避免人熊衝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