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府防澳洲萊豬「把關食安」 查校園營養午餐食材

近日澳洲進口豬肉驗出輕量萊克多巴胺,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新竹縣政府重視食安問題,自2021年元旦起便擬定「加強查驗市售豬、牛產製品計畫」,教育局今天前往興隆國小視察午餐食材供應情形,衛生局也將加強查緝,為縣民嚴格把關,全力守護鄉親食安。
縣長楊文科表示,食品藥物管理署「豬肉儀表板」公布,4月29日一批22.99公噸自澳洲進口的豬其他可食部位檢出0.001ppm萊克多巴胺。他相當重視食安及孩童營養午餐的品質,指示衛生局加強查緝公共飲食場所及相關通路商的肉品來源,教育局則確認豬肉供應品項確實有CAS標章無虞。
衛生局表示,2021年元旦開放含瘦肉精豬肉及其可食部位進口,基於守護縣民飲食安全,縣府第一時間便擬定加強查驗計畫,訂定規畫縣內公共飲食場所、大賣場、超市、傳統市場及零售通路商,無論是生鮮豬肉、加工食品或餐飲食品業者,依規定都要強制標示豬肉產地。
衛生局針對相關場所加強稽查抽驗,並比對肉品來源資訊,確認標示正確性。自110年迄今累計抽驗畜肉1507件,全數合格;標示查核計3799件,計2件不合格。
教育局表示,縣府重視營養午餐的品質,也在營養午餐供應契約中,要求營養午餐豬肉一律使用國產在地食材,採用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TAP)標章、有機農產品標章或國產生鮮豬肉追溯碼的國產豬肉。
為了確保竹縣學校營養午餐肉品供應安全,教育局長楊郡慈天與教育局同仁及營養師,前往興隆國小視察午餐食材供應情形,日後也將不定期抽查學校豬肉供應實際情形,做好食材來源把關。
衛生局呼籲食品業者,應確實落實自主管理、遵守豬肉原產地標示規定,並保存肉品來源佐證資料備查,倘在新竹縣販售豬肉及豬肉可食部位,經抽樣檢驗殘留動物用藥含量不符規定,或未標示豬肉原料原產地者或原產地標示不實的情形,經查獲屬實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處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