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鄭銘謙很掉漆 難怪檢調敢為所欲為

法務部長鄭銘謙被立委問到聯合國最近一份關於涉台詐騙的報告,鄭答稱不清楚,原因是忙著在立院答詢。記者林俊良/攝影
法務部長鄭銘謙被立委問到聯合國最近一份關於涉台詐騙的報告,鄭答稱不清楚,原因是忙著在立院答詢。記者林俊良/攝影

法務部長鄭銘謙很掉漆,被立委問到聯合國最近一份關於涉台詐騙的報告,鄭答稱不清楚,原因是忙著在立院答詢;被問到檢調為何清晨到民眾住家查連署,他又說是基隆人的生活習慣;昨天更有名嘴爆料,指檢方稱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硬碟裡的「不雅照」只是舒淇寫真集;看來,鄭銘謙不僅答詢不用心,也管不了檢調為所欲為,實在不符民眾期待。         

詐騙猖狂,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昨天在立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詢問鄭銘謙是否知道聯合國日前公布一份關於涉台詐騙的報告?鄭答說不清楚。王追問在忙什麼?鄭則回說「在忙立法院詢答」;儘管後來鄭再提北檢最近有查獲詐團,立委應予肯定,但鄭答詢漫不經心,還說他都在忙著立法院答詢,被罵也不冤枉。

鄭銘謙漫不經心,不只一例。被問到基隆檢調清晨6點到民眾住家查罷免連署一事,檢調作法很不尋常,本來就應檢討,結果鄭銘謙又是膝反射為檢調辯護,稱此舉是「符合基隆人的生活習慣」,主要是考量基隆人絕大部分都在外地工作,避免被傳喚的對象還要再跑一趟,所以就一早送達。

鄭銘謙答詢不用心,反讓自己陷於難堪。按照鄭說法,如果基隆人有案件要說明,都得清早6點傳喚,那人口不比基隆少的板橋、新莊、雙和等地,也有不少人到外地上班,是不是也都得比照基隆人一早6點傳喚?鄭的邏輯不通,別說藍委林沛祥要他別對檢調下指導棋,連身為基隆人的前綠委高嘉瑜也認為鄭失言,這種辦案手法太粗糙。

鄭銘謙身為法務部長,但最起碼的程序正義都做不到,檢調辦案手法失當不敢說重話,更遑論要求檢調做到偵查不公開了,受害最深的莫過於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了。

柯文哲在庭訊時指控檢察官拿硬碟檔案中的「不雅片」威脅他認罪,檢察官則聲請勘驗柯文哲硬碟中的「women」資料夾,證明絕無威脅。昨天有名嘴爆料,其實所謂的「不雅照」只是舒淇早年的寫真集。 如果此事為真,那檢調不僅洩密,辦案手法更不是惡劣二字可以形容,比基隆檢調一早傳喚更可議。

鄭銘謙在立院否認清檢察官刻意洩漏消息給特定媒體,但王鴻薇反問柯文哲檔案裡有清涼照,難道是柯自己告訴全世界?鄭竟說他翻媒體報導,稱週刊內容裡並沒有提到消息來源來自檢方。鄭銘謙這種說法無異不打自招,承認法務部根本沒去查檢調是否違反偵查不公開,周刊說沒有就沒有,法務部都這樣辦事的嗎? 

偵查不公開是指偵查程序、內容及心證均不得公開或揭露, 如果違反可能會有刑事洩密、行政懲戒、民事損害賠償等責任,最主要是基於無罪推定原則,目的在保護當事人名譽、隱私、安全,發現事實及公平審判;但法務部長不當一回事,答詢也敷衍草率,難怪底下檢察官敢一大清早辦案擾民、拿藝人寫真集威脅政黨主席了。    

基隆 柯文哲 鄭銘謙

延伸閱讀

國民黨宜蘭縣黨部遭搜索 吳宗憲:用司法製造寒蟬效應

警調上午6時按門鈴查連署 罷免林沛祥領銜人:請尊重睡覺基本人權

影/被問不知UN台人涉詐報告在忙啥? 鄭銘謙:我在忙立法院詢答

基檢查罷免連署 林沛祥籲鄭銘謙別下指導棋:很難看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當我們沉默:昨日柯文哲、今日黃呂錦茹

北檢偵辦罷免不實連署案,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從當庭釋放逆轉成羈押禁見;對比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遭遇,不同罪名、一...

【重磅快評】挾帶變扣押 檢調暴露追殺藍營意圖仍不自知

法務部長鄭銘謙才說偵辦罷免連署案件沒有辦藍不辦綠,沒想到宜蘭檢調馬上就打臉部長,不僅搜索國民黨縣黨部,更離譜扣押中選會公...

【即時短評】國家機器「離譜進化」 直接沒收罷免綠委公民權

國家機器介入大罷免鑿斧痕跡愈來愈深,如今宜蘭地檢署再「進化」,直接扣了罷免團體要前往中選會領二階連署書的公文,儼然「沒收...

【重磅快評】賴政府加倍搶錢 看準藍白不敢再擋?

行政院會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規模達4100億元,包含產業支持、國土韌性和社會支持...

【重磅快評】鄭銘謙很掉漆 難怪檢調敢為所欲為

法務部長鄭銘謙很掉漆,被立委問到聯合國最近一份關於涉台詐騙的報告,鄭答稱不清楚,原因是忙著在立院答詢;被問到檢調為何清晨...

【即時短評】俞大㵢的滅火論 點出台美關係的現實與無奈

「保護家園是台灣的責任,台灣會自己滅火。」這句由我駐美代表俞大㵢的口中說出來,短短幾個字,似乎道出了台美關係如今的現實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