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稅矛頭指向日本?川普38年前專訪遭挖出 曾怒控「掠奪美國財富」

準颱風薇帕預估周末來襲 賴清德第七講不去花蓮了

【重磅快評】總統不宜推罷免 大法官為何不敢說真相?

民進黨推動大罷免,賴清德總統的「團結十講」卻讓社會一團心結;大法官被提名人陳慈陽日前表示,總統以個人身分有其言論自由,引發社會議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推動大罷免,賴清德總統的「團結十講」卻讓社會一團心結;大法官被提名人陳慈陽日前表示,總統以個人身分有其言論自由,引發社會議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日前審查大法官人事案,立委柯志恩質詢,大法官被提名人陳慈陽曾說,「美國總統叫國會議長下台是憲政災難」,總統若藉由大罷免換掉立法院長,是否憲政災難?陳慈陽答詢表示,總統身分的確不適宜,但以個人身分則有其言論自由。立委葛如鈞感嘆,「明日陳大法官打臉昨日陳教授」,如果連大法官都不能捍衛憲政分際,這才是最大的憲政災難。

就法論法,中華民國憲法第二章規範人民的權利義務,第11條明文提及,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本章的主體是人民,意指憲法要保障一般人民不會因為個人的言論,而遭受政府公權力的侵害;憲法第四章規範總統的地位、職權、選舉與職務代行等事項,第35條即指出,總統為國家元首,對外代表中華民國,既有行使締結條約及宣戰、媾和之權,也有行使大赦、特赦、減刑、復權、任免文武官員之權,這是人民賦予國家元首的特權。

換言之,總統在憲法中沒有所謂的個人身分,在行使憲政職權期間,「總統就是總統,沒有第二種身分」,他既不是基層勞工、也不是一般公務員;古有云,「君無戲言、一言九鼎」,一國之君的所有言行都代表國家主權、法律大典等無上權力,動見觀瞻,如果總統有個人身分可以說話如兒戲,小則社會動盪、大則國際紛爭。

此外,憲法第44條更賦予總統具有「公道伯」的至高地位,對於五院院際爭執,除了憲法有規定之外,總統得召集各院院長會商解決。這把憲法「尚方寶劍」說明,總統不是喬家大院的慣老闆,而是維持國家穩定、政局平和的大家長,德高望重才能協調或擺平紛爭,如果德不配位要如何讓社會大眾心服口服?

民進黨當家鬧事,朝野互信一場空。當總統自已就是肇事者,甚至推動大罷免要換掉立法院長,未來如何維持憲法調和鼎鼐的天平?在野黨缺席總統府安排的國安簡報,擺明朝野互不信賴,明知這是執政黨的陽謀,誰還會傻傻出席總統府的「鴻門宴」?

團結國家是總統的最大職責,豈能上班喊團結、下班推罷免,賴總統不只是個人身分、根本是政治分身術,「人前手牽手、人後下毒手」;賴總統推動大罷免時是政黨主席、罷免開講又是下班個人言論,當團結變成分化的工具,這個國家會團結才奇怪。

賴總統的「團結十講」,結果讓社會「一團心結」,甚至愈講愈死結,即使總統府暫停踩煞車,但心結還是沒有打開;大罷免震盪政局,國家無法長治久安,因為賴總統是以民進黨主席的視角領導台灣,如果司法只會附和總統、曲解憲法,這樣的大法官跟錦衣衛有何兩樣?

賴清德 罷免 大法官

延伸閱讀

罷免說明會林德福未出席 領銜人朱約信自彈自唱

雲林查獲全台首件罷免賭盤 網友啤酒下注罷免席次4人送辦

公辦電視罷免說明會缺席 張智倫FB貼支持者短片反大罷免

影/公辦電視罷免說明會打頭陣 葉元之批輸不起就想翻盤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卓榮泰拒發1萬 吳思瑤洩漏無心建設的真相

大罷免激戰,普發現金1萬元成攻防焦點,綠批藍白撒幣救罷免,債留子孫,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列舉2350億元可以蓋4至...

【重磅快評】禁被害人喊救命?李進勇護航大罷免殺紅眼

大罷免投票日倒數計時,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一度表示,如果宣稱「告急」、「搶救」,就個案認定還是會被認為違反選罷法規定。相關說...

【重磅快評】總統不宜推罷免 大法官為何不敢說真相?

立法院日前審查大法官人事案,立委柯志恩質詢,大法官被提名人陳慈陽曾說,「美國總統叫國會議長下台是憲政災難」,總統若藉由大...

【重磅快評】中選會變「終」選會 李進勇告急大罷免?

726大罷免投票,滿滿的「告急」文宣,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昨天特別叮嚀,具有「民調外觀」的告急將違反選罷法規定,若有人檢舉就...

【重磅快評】只有核廢才有害?官員卻看不見光電板的汙染

當今台灣能源政策的論述,常被過度簡化,非核即罪,綠能即善。一場風災卻讓人意外目睹真實的畫面。丹娜絲颱風侵台後,嘉南地區損...

【重磅快評】「抽血換學分」 失職失能的只有教練、台師大?

台師大爆出女足教練執行向國科會申請的精準運動科學計畫,要求選手配合研究抽血、不配合就威脅扣學分案,引發閣揆、教育部長「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