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中選會變「終」選會 李進勇告急大罷免?

立院內政委員會昨天考察罷免案投開票所規畫情形,中選會主委李進勇叮嚀,具有「民調外觀」的告急將違反選罷法規定,若有人檢舉就要查。記者許正宏/攝影
立院內政委員會昨天考察罷免案投開票所規畫情形,中選會主委李進勇叮嚀,具有「民調外觀」的告急將違反選罷法規定,若有人檢舉就要查。記者許正宏/攝影

726大罷免投票,滿滿的「告急」文宣,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昨天特別叮嚀,具有「民調外觀」的告急將違反選罷法規定,若有人檢舉就要查。李進勇雖然改口稱「我沒有說不能喊搶救」,但藍營質疑,中選會變「終」選會,終結執政黨不滿意的選情;李進勇急著粉墨登場,是否暗示民進黨「大罷免、大告急」?

選罷法規定,投票封關前10天起不能發布民調,李進勇一句話卻捲起千堆雪,外界高度議論,連告急都可能觸法?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質疑,民進黨去年還大打「搶救義川大兵」口號,李進勇如今無視中選會是合議制,擅自過度解釋法律;國民黨立委許宇甄重批,李進勇變成民進黨打手,他過去競選連任雲林縣長就曾喊告急,如今根本是要恐嚇立委,也要讓媒體不敢報導,所謂「知恥近乎勇,不知恥近乎李進勇」。

立院內政委員會昨安排中選會考察投開票所規畫情形,媒體詢問,「預估罷幾席、告急、投票率」等語是否違反選罷法?李進勇先回答「是的」,從7月16日零時起,就不可以發布、轉述、引用各種民調;媒體追問,「告急」也不行嗎?李進勇說,只要有「民調外觀」,雖與學理上民調有若干差距,實務個案認定仍會被認為違規。

李進勇雖然強調「我沒有說不能喊搶救」,但他仍不忘補刀,如果有人檢舉就要調查,無疑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對藍營或媒體產生寒蟬效應,許多被罷藍委已私下憂心,告急文宣是否會被罷團做文章。李進勇昨天才剛政令宣導,今天就有親綠媒體報導踩紅線,大剌剌點名至少十席藍委可望被下架,宛如民進黨文宣戰報,坐實「綠能你不能」,李進勇會個案調查嗎?

投票倒數,許多民眾對於怎麼投、能否投,至今仍一頭霧水。藍委質疑,民眾疑慮這次罷免投票是不是不會有投票通知單?為什麼兩天前才寄送?投票箱為什麼用紙箱,會不會偷藏票?李進勇當場駁斥,近日常看到網路談論,726和823罷免投票都沒有投票通知單,真是「有喙講甲無瀾(台語:費盡唇舌)」,法律規定投票前2天必須把公報跟投票通知單送到家戶,這一點大家不必懷疑,聽不懂的永遠都是聽不懂,但適可而止,不要把老百姓都當「盤仔(台語:傻子)」。

李進勇的話發人深省,到底誰把老百姓當「憨人」?民進黨拒絕普發現金1萬元「債留子孫」,行政院長卓榮泰的理由是民眾會拿去買遙控飛機、冰箱,忘了賴政府3兆元預算是史上最高、光電弊案「債留曾孫」;台南災區等不到國軍援助,賴清德總統稱社區要利用天災自救、副總統蕭美琴也呼籲學生暑假返鄉救災,令災民欲哭無淚。

即使颱風進逼,賴總統仍一心一意要去花蓮「罷免十講」,府院積極助攻大罷免,中選會當然也要跟進「撩落去」;大罷免未必大成功,但李進勇操之過急,恐怕已先劇透軍情告急。民意反彈,中選會也可能成為大罷免的終結者。

選罷法 罷免 李進勇 中選會

延伸閱讀

李進勇稱「告急」恐違規又改口 趙少康:傷害中選會獨立

批李進勇不辦罷團 藍更憂「國家級奧步」飛彈警報又來

批李進勇想將「告急」列罪 國民黨:戒嚴國家隊出奧步

指選前喊「告急」恐違規 李進勇2018曾自稱「選情很危險」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卓榮泰拒發1萬 吳思瑤洩漏無心建設的真相

大罷免激戰,普發現金1萬元成攻防焦點,綠批藍白撒幣救罷免,債留子孫,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列舉2350億元可以蓋4至...

【重磅快評】禁被害人喊救命?李進勇護航大罷免殺紅眼

大罷免投票日倒數計時,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一度表示,如果宣稱「告急」、「搶救」,就個案認定還是會被認為違反選罷法規定。相關說...

【重磅快評】中選會變「終」選會 李進勇告急大罷免?

726大罷免投票,滿滿的「告急」文宣,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昨天特別叮嚀,具有「民調外觀」的告急將違反選罷法規定,若有人檢舉就...

【重磅快評】只有核廢才有害?官員卻看不見光電板的汙染

當今台灣能源政策的論述,常被過度簡化,非核即罪,綠能即善。一場風災卻讓人意外目睹真實的畫面。丹娜絲颱風侵台後,嘉南地區損...

【重磅快評】「抽血換學分」 失職失能的只有教練、台師大?

台師大爆出女足教練執行向國科會申請的精準運動科學計畫,要求選手配合研究抽血、不配合就威脅扣學分案,引發閣揆、教育部長「震...

【重磅快評】賴清德過境美國,過路費超行情?

賴清德總統預計8月出訪中南美洲友邦巴拉圭、瓜地馬拉和貝里斯,並過境美國紐約及德州達拉斯。巴拉圭已經熱情宣布賴總統即將到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