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到市場見1古早味西點「比正版好吃」 勾起眾人回憶:小時候超愛
![不論男女老少,甜點是許多人的最愛。 示意圖/ingimage 不論男女老少,甜點是許多人的最愛。 示意圖/ingimage](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11/0/31476655.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提到高檔甜點,不少人都會聯想到馬卡龍,而台灣也有類似的西點,被號稱為「台式馬卡龍」。有一名女網友日前在菜市場看到這款復古的小甜點,於是買回家回味一下,她大讚比正版馬卡龍還好吃,也好奇想問大家,「這種東西很多人喜歡吃嗎?」
這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日前路過市場,看到有一攤在賣古早味的「台式馬卡龍」,因為太久沒吃了,一時間甜點腦發作,於是買了兩袋回家慢慢品嘗。她說台式馬卡龍有許多口味,草莓、巧克力、奶油等,自己也曾經找朋友做過盲眼實驗,看看能不能分辨得出口味,但只有一個人吃得出差別。
至於和大家所熟知的法國馬卡龍相比,哪一種比較好吃,原PO表示台式的比百貨公司的馬卡龍健康,也沒有那麼甜,「曾經買過一口100元的馬卡龍,甜到衝破天靈蓋」。
貼文勾起不少人的回憶,「這個以前麵包店賣超便宜,一袋50左右,現在貴了不少,全聯也有賣,一樣的東西,而且比麵包店便宜」、「台式馬卡龍最棒了,超好吃」、「這個很好吃欸,我覺得反而比我女友說的正版馬卡龍好吃多了(正版的我覺得太甜太膩)」、「喜歡小西點,台南有好多間好吃的」、「從小就喜歡吃,長大後比較少吃,一來怕胖,二來覺得現在很少在一般麵包店買到好吃的,好像都要特別找」、「這個東西超級好吃,但我不會當它是馬卡龍,比較像小蛋糕」、「小時候很愛吃這個配牛奶」。
還有內行人解釋這款甜點正式名稱,「請正名,它叫牛粒」、「牛粒就牛粒,這些商家老是在蹭馬卡龍,完全不同東西」、「牛粒或是小西點,不過現在說台式馬卡龍比較通俗易懂」、「這個叫小牛粒蛋糕」。
《聯合報》曾經介紹過「台式馬卡龍」的由來,其本名叫「牛粒」或「牛力」,取自法式點心biscuitàlacuillère(手指餅乾)的尾字發音,再以日語音譯成台語而來,同時也有「麩奶甲」、「福令甲」等別名,來自手指餅乾英文「Ladyfinger」的日文音譯,但大多數麵包店還是習慣稱它「小西點」。
日治時期洋菓子陸續傳入台灣,讓當時的小西點跟小圓餅,默默成為街角的麵包店都會賣的品項。由於「牛粒」外觀與法國馬卡龍(Macaron)相似,所以有了「台式馬卡龍」的稱呼,但兩者製作原料與口感差異頗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