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惹怒日本人!日作家揭台常見4習慣「非常討厭」 這行為直接沒朋友

日作家指出容易瞬間激怒日本人的4種行為。圖為奈良鹿。 圖/pakutaso
日作家指出容易瞬間激怒日本人的4種行為。圖為奈良鹿。 圖/pakutaso

日本向來是台灣人出國首選地,然而近來陸續有遊客反映「當地人不友善」的聲音,讓人憂心是否「台日友好」光環不再?對此,作家「日本人的歐吉桑」認為,凡事都有因果,台日兩國雖然相像,但文化、想法、習慣都不同,或許是兩國差異帶來的誤會,列出「一瞬間讓日本人生氣的動作」和「台灣人誤會的日本不可以做的行為」,盼能減輕歧異。

日本人的歐吉桑10日在粉專發文表示,台灣和日本非常像,但有些文化、想法、習慣都不同,一些台灣常見的行為很可能讓日本人感到不愉快,便表現出不友善的態度,而台灣人不知道已冒犯到對方,自然也會抱怨日本人的友善度降低了。

他列舉4項常見會「一秒惹怒日本人」的動作,首先就是台灣人愛說的「蛤」,這個字的口氣對日本人來說非常挑釁,連他在台灣住了10年,一聽到心裡還是會立刻氣到冒泡,因此千萬要避免對日本人說這個字,有疑問的話可以用「え(音同ㄟ)」代替。

其次是「在公共場所放任小孩子」,由於日本社會觀念是不給別人添麻煩,因此父母不會對小孩採放任教育,以免孩子長大後無法融入社會,但台灣父母相反,常見到孩子在電車內不脫鞋踩椅子,在餐廳裡發出噪音、敲桌子等,父母卻放任不管。日本人雖不會因此討厭小孩子,卻非常討厭這種無作為的爸媽。

後兩項則是「在公共場所大聲講手機,播放音樂和影片」「吃飯時發出咀嚼聲」,都是相當不禮貌的行為,前者會讓日本人降低服務水準,後者則是很多日本人不喜歡的行為,若不小心在與日本人吃飯時發出這些聲音,很可能會直接失去這位朋友。

最後,日本人的歐吉桑也舉出兩項被台灣人誤會的日本習慣:居酒屋必須點酒喝不能只吃菜、喝完拉麵湯是基本禮貌。他鄭重表示都是誤解「日本沒有這種禮儀(或義務)」,在居酒屋不喝酒是沒問題的,拉麵湯也不需勉強喝完,「湯喝完反而對自己的健康不禮貌」,建議大家保持健康才能多吃一點拉麵。

台灣人 居酒屋 拉麵 日本 父母 餐廳

延伸閱讀

好市多進口日本1老字號品牌開心果 老饕嗨喊:赴日必買超好吃

日本旅遊遇急病怎麼辦?前台大醫提供就醫建議、1款APP助看診

台灣差在哪?日本公廁永保乾淨 她曝神奇經歷:貴婦出來後煥然一新

日本人對外國遊客不再友善? 他曝原因、力薦1地「沒聽說歧視」

相關新聞

一秒惹怒日本人!日作家揭台常見4習慣「非常討厭」 這行為直接沒朋友

日本向來是台灣人出國首選地,然而近來陸續有遊客反映「當地人不友善」的聲音,讓人憂心是否「台日友好」光環不再?對此,作家「日本人的歐吉桑」認為,凡事都有因果,台日兩國雖然相像,但文化、想法、習慣都不同,

她在ATM領到「有字跡」百元鈔 自助領貨遭退氣炸控:毀損國幣

相信不少人多多少少都有收過被寫字的鈔票,大部分的人不以為意,但有網友拿到上面有寫字的百元鈔,拿去自動繳款機卻被退鈔,讓他非常傻眼,痛罵「可以不要在鈔票上亂寫字嗎?」不少人則見怪不怪,透露自己也有收到這樣鈔票的經驗。

麂皮髒鞋用一神物擦成「煥然一新」 她驚豔直呼:不是智商稅

麂皮皮革相當難保養,一遇下雨就容易弄髒或發霉。一名網友分享他的一雙麂皮布鞋穿久了變成深灰色,意外發現一個神奇的小物可以迅速清潔髒污...

當心詐騙!他與陌生人換日幣 帳戶卻變成「警示帳戶」

到日本旅遊時,許多人會到當地再換日幣,但也要特別小心「換日幣詐騙」。一名男網友發文,稱他與老婆在日本逛商場時,遇到一名年輕男子要求跟他換日幣,未料換了後就接到派出所電話,表示那位男子匯的錢有問題,導致他的台幣帳戶變成了「警示帳戶」。原PO提醒民眾,在日本遇到不認識的人要求換錢,都務必收現金,否則很可能掉入詐騙陷阱。

有貼紙不代表打折!她買超商即期品變原價 店員挺客訴:沒有藉口

超商的折價食品是不少人的月底救星,但在購買時也要注意,可能一不小心就得按原價購買。

她將USB忘在超商 店員查看資料聯繫反被質疑:沒有隱私觀念

「隱私權」是指個人生活私密領域,不受他人侵擾的權利。一名女網友發文表示,下班去超商列印資料時,把USB隨身碟忘在超商,店員打開USB裡的資料,找到她的手機號碼,才順利跟她聯繫上,原PO雖然感謝店員的好心,但也質疑對方偷看USB裡資料的合理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