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我好冤枉」語畢步出雄檢暈倒 高雄雙罷劫85歲領銜人送醫急救

核二廠廠長曾文煌收賄百萬涉貪 裁定羈押禁見

川普政治報復「玩真的」! 同黨參議員坦承:我們都很害怕

閱讀完一本書難以表達自己的觀點?結構化思考幫你找到答案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不少人在閱讀後想要產出自己的想法或觀點,但由於種種原因而作罷。比方說,書中的資訊量過於龐大,記錄了許多重點與筆記而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篩選和整理;可能被書中諸多精彩內容和故事所吸引,覺得都很有價值反而難以產出自己的觀點;又或許讀完後隱約有自己的想法,但不知道如何清晰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怕寫得太糟被人笑話。

這些困擾其實都可以用結構化思考幫你找到答案。

本文出自《看得見的高效思考》
本文出自《看得見的高效思考》
我們可以在閱讀一本書之前,試著用3×3模型來結構化思考一下自己的閱讀計畫:

理解:掌握書中的內容、主旨與方向

資料蒐集:在閱讀之前,先了解這本書的背景、作者的經歷和寫作目的;有助於讓自己更好的理解書中的內容。

背景分析:閱讀一本書的目錄、前言和結語,了解書籍的結構和主要內容,幫助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有哪些重點。

目標設定:設定閱讀這本書的目標,像是學習特定技能、獲得新的觀點或解決某個問題,也可以單純是讀完一本書。

分解:將書中的內容分解成更小、更可管理的部分

目標拆解:將書籍分解成各個章節或主題,逐步閱讀和理解每個部分。

資訊過濾:在閱讀過程中,篩選出最相關和重要的資訊,做成筆記記錄下來、或是在書上標記重點與關鍵字。

訊息歸納:將篩選後的資訊進行整理和歸納,形成清晰的結論。比方說,總結每章的主要觀點、重點與啟發。

再構築: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訊息整合:將所有分解的部分重新組合,像是將不同章節的觀點進行比較和對比,或是可以依照三到四個面向來歸納各章節的重點。

觀點萃取:從整合的內容中提取出核心觀點,並思考這些觀點如何應用到自己生活或工作中的情境,或是與過往經驗如何產生連結。

結構梳理:將這些核心觀點和自己的見解進行結構化整理,形成一個有條理的總結或評論,像是撰寫一篇讀書筆記、書評文章或是啟發心得。

舉例來說,我閱讀《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這本書。

• 首先,理解這本書在說什麼,以及作者撰寫的緣由和背景

• 資料蒐集:了解作者摩根.豪瑟的背景和這本書的寫作目的,發現書中主要探討了在人性和致富心態中不變的法則,並透過歷史事件和小故事來說明這些原則。

• 背景分析:閱讀書籍的目錄、前言和最後的致謝文,了解書籍的結構和主要內容,這本書分為多個章節,各章節探討一個不變的原則或法則。同時我也閱讀了作者的前一本著作《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了解兩本書之間的關聯性。

• 目標設定:雖然這本書的主題談的是投資策略,但我想書中的原則也可以應用在生活與工作上的選擇策略,學習如何在變化的世界中找到穩定的原則,改善自己的決策與選擇模式。

• 其次,分解書中的章節,逐一消化與過濾重點

• 目標拆解:將書籍分解成各個章節或主題,逐步閱讀和理解每個部分,包括風險管理、機會識別、情緒控制等原則。

• 資訊過濾:在閱讀過程中篩選出最相關和重要的資訊,做筆記記錄下每個章節中的核心觀點和實際案例,特別有感的部分我還會摺頁註記。

• 訊息歸納:我會在各章節的最後一頁總結主要觀點和重點,並思考這些觀點如何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以及帶來哪些啟發與新的提問。

• 最後,再構築總結出的內容與啟發,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 訊息整合:我會在紙上將不同章節的核心觀點、關鍵字用心智圖的方式來整理出一個作者視角的輪廓;然後進行比對與整合。

• 觀點萃取:從整合的內容中再進一步提取出最重要的三個觀點,並思考這些觀點如何應用到自己生活或工作中的情境,或是與過往經驗如何產生連結。

• 結構梳理:將這些內容進行結構化整理,寫成一篇閱讀觀點。

最後我產出的三個觀點,分別是:

• 人類的行為和思維模式有些是永恆不變的,這些不變的事物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做出更好的決策和過上更好的生活。

• 市場受到故事的影響,比數據更多。

• 不見棺材不掉淚;除非親身經歷過,否則有些教訓永遠不會深入人心。

也寫下了自己對於這三個觀點所獲得的啟發,包括:

• 不要被外在的變化所迷惑,而要關注內在的本質;找到自己的價值和目標,並堅持實踐就能獲得複利效應的回報。

• 數據單獨存在沒有意義,而且可能產生迷惑。我們要理解數據背後的脈絡,並用故事來傳遞自己的訊息和說服他人。

• 不要盲目的模仿別人的成功或失敗,而要從自己的經歷中學習和成長,並尊重別人的經歷和選擇。

如果你也恰好讀過這本書,或許可以印證一下我的觀點與啟發,與你的有哪些不同?而你又會如何詮釋你的觀點呢?

我想提醒你的是,雖然我將結構化思考的過程,整理為一個3×3的模型,不過這是為了讓你方便學習與練習,未必是正確答案或是最適合你的方式。就我自己來說,每次在將想法轉化為具體的觀點產出時,也未必都依循著這樣的步驟。

重點在於從「理解、分解、再構築」這個基本概念出發,去思考:

• 我可以如何對眼前的這本書有更深入的理解?

• 我該如何拆解「一本書」來降低消化的難度、提高理解的效率? • 我要如何歸納出自己的觀點,要選擇作者視角、讀者視角或是第三人視角?

希望這些說明有助於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結構化思考模式!

(本文出自《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作者:劉奕酉)

相關新聞

不適任還死撐?放錯位置的同事等同癌細胞 整組爛掉前主管快出手!

請不要雇用他們!如果你是帶他們進來的主管,那你等於是問題之一。

管太寬的主管多數其實是怕搞砸!你先讓他放心信任…才能成就放手

管太寬的主管,其實也需要你教他「怎麼放心」。

中年後暴富才是真好命?傳產老闆:年輕時就發生相較守不住財

跟一位傳產的老闆聊天他說:有沒有發現真正命好的,反而是那些40歲以後才真正暴富的;而那些20幾歲就發大財的,10個有9個都已經在返貧的路上了。

現在花費1萬塊會是退休金的8萬元!雨果:30年複利翻8倍

有人無法克制自己的購物慾,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買下來,常常東花一點、西花一點,薪水就花光了。

職場上別被情緒駕馭了!菲女狼「野馬定律」:最先拖垮你的是脾氣

面對職場的不合理,你可以不爽。但別讓情緒駕駛你的人生。要辨識什麼值得在意跟花力氣、什麼該放手。

如何更省?女大生拚畢業前存10萬 網見開銷搖頭:只剩一招了

面對高昂的物價,學生要如何「省錢」呢?一名女學生發文,因為高物價,她越來越難存錢了,她原本想存10萬元,但即使本身很少外食、租屋處採分租方式、也很少買衣服,仍然很難存到錢,於是請教網友:「大家學生時代都怎麼省錢存錢的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