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我好冤枉」語畢步出雄檢暈倒 高雄雙罷劫85歲領銜人送醫急救

核二廠廠長曾文煌收賄百萬涉貪 裁定羈押禁見

川普對等關稅上路改變企業成本結構《供應鏈之死與PI的崛起》揭示逆風突圍下一步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全球供應鏈局勢瞬間劇變。自4月3日起,台灣多項關鍵出口品項被納入高達32%的懲罰性關稅清單,震撼全台產業界。「整個供應鏈像被炸過一樣」——這是台灣當下許多企業的真實處境。這場關稅衝擊不只改變企業成本結構,更徹底打亂全球分工模式,加速供應鏈重組。

因應此一歷史級的變局,商周出版於2025年4月9日(三)假台北美僑俱樂部(American Club Taipei, ACC)舉辦《供應鏈之死與PI的崛起》新書發表會,邀請政產學界代表共聚一堂,針對「實體AI與供應鏈未來」如何幫助企業進行新的全球佈局,展開深入對談,為企業與政策提供實戰與前瞻兼具的路徑指引。

本次新書發表會邀請到黃齊元 CY Huang|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副董事長、詹斯敦 Shelton Chan|喬治亞理工學院亞太區國際事務執行長、穰穎宣 Albert|中華民國物流協會理事長三位專家將於現場展開主題座談:「當世界貿易因關稅而不再自由,當實體AI取代人工,舊模式走向盡頭,企業該如何佈建新的智慧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聚焦 關稅壁壘、AI技術應用、區域產業協同、供應鏈碳排管理、前端研發技術、跨國投資等關鍵議題,並就政府角色、企業因應及學術研究,進行深度對話。

供應鏈崩解加速,台灣該如何應對全球新規則?

本書作者 喬治亞理工學院亞太區國際事務執行長 詹斯敦(Shelton Chan) 擁有超過三十年的供應鏈顧問經驗,長期在美國、中國與台灣推動物流系統與產業升級,曾為京東、華為、富士康、可口可樂等國際龍頭企業擔任顧問。他指出:「今天的供應鏈早已不是『一家工廠對接一家工廠』的線性結構,而是涵蓋數據、資產、人力與決策的全流程網絡,當這套系統被打破,企業勢必要重新思考獲利模式與競爭策略。」

川普的供應鏈改革,並不只是短期戰術,而是一場意圖重構全球經濟秩序的長期戰略。書中深入剖析美國如何藉由「智慧製造」、「實體AI」與「政策壓力」強勢拉動全球產業鏈重整,進而推升自身製造競爭力。同時也點出台灣面臨的三大現實挑戰:少子化導致人力短缺、碳排壓力導致成本攀升、以及供應鏈斷鏈風險頻繁升高。

為什麼要談「PI」?因為這才是供應鏈的下一步

「PI」是什麼?PI,全名為Physical Internet(實體互聯網),源自於網際網路的邏輯架構,將相同概念應用在物流與實體流通上,透過資源共享、標準化容器、數據平台與AI優化,實現更高效、低碳且永續的供應鏈模式。這是一場結構性升級,不是技術小修,而是產業革命。

詹斯敦指出,目前美國、歐洲與日本政府都已啟動PI相關計畫,如歐盟將PI視為未來替代傳統物流的主流方案、日本政府正培育3000名PI架構師,而台灣若能順勢切入,將有機會躍升為亞洲供應鏈協同中心。

《供應鏈之死與PI的崛起》一書結合作者長年顧問實務與國際觀察,從AI技術落地、平台建構到標準容器應用,提出可行策略。更以台灣產業視角切入,說明如何建立本土化的PI推進路線,協助企業從成本中心轉化為利潤中心,真正達到「從邊緣突圍、從逆境獲利」的目標。

相關新聞

不適任還死撐?放錯位置的同事等同癌細胞 整組爛掉前主管快出手!

請不要雇用他們!如果你是帶他們進來的主管,那你等於是問題之一。

管太寬的主管多數其實是怕搞砸!你先讓他放心信任…才能成就放手

管太寬的主管,其實也需要你教他「怎麼放心」。

中年後暴富才是真好命?傳產老闆:年輕時就發生相較守不住財

跟一位傳產的老闆聊天他說:有沒有發現真正命好的,反而是那些40歲以後才真正暴富的;而那些20幾歲就發大財的,10個有9個都已經在返貧的路上了。

現在花費1萬塊會是退休金的8萬元!雨果:30年複利翻8倍

有人無法克制自己的購物慾,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買下來,常常東花一點、西花一點,薪水就花光了。

職場上別被情緒駕馭了!菲女狼「野馬定律」:最先拖垮你的是脾氣

面對職場的不合理,你可以不爽。但別讓情緒駕駛你的人生。要辨識什麼值得在意跟花力氣、什麼該放手。

如何更省?女大生拚畢業前存10萬 網見開銷搖頭:只剩一招了

面對高昂的物價,學生要如何「省錢」呢?一名女學生發文,因為高物價,她越來越難存錢了,她原本想存10萬元,但即使本身很少外食、租屋處採分租方式、也很少買衣服,仍然很難存到錢,於是請教網友:「大家學生時代都怎麼省錢存錢的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