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孫正義出石頭誰能出布?」用猜拳理論:說服厲害的人出席記者會

如果孫正義出石頭,誰能出布?
要找誰合作時,我會使用「猜拳理論」。猜拳理論是善用人脈找重要對象合作的一種手法。
2014年我推行利用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捐款的企劃,名稱是「感應募款」,只要下載專用的App,感應Logo標誌就可以輕鬆捐款。
為了推廣這個企劃,我預計召開記者會公告消息,所以無論如何我都希望孫正義可以出席這個記者會。
孫正義是否出席記者會對社會的關注度影響很大,而且既然是以軟銀的名義推行活動,孫正義是否出席也關係到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
不過,即使對孫正義據實以告,他也不一定會出席。當時我想的是:「用猜拳來思考,如果孫正義出石頭,能出布的人會是誰?」
當時我腦中閃過的人選是王貞治。
軟銀之所以收購福岡大榮鷹隊(後來改名為福岡軟銀鷹隊)、進軍職業棒球,是因為孫正義很尊敬王貞治(當時福岡大榮鷹隊的總教練)。王貞治也很熱心推動世界少棒推廣基金會,強烈關注社會貢獻議題。因此我找機會與王貞治見面,與他談起「感應募款」活動。
王貞治不只熱心的聽我說明還大為贊同,甚至表示願意出席記者會。因此,我馬上發郵件告訴孫正義「王貞治會出席記者會」,於是孫正義也表示可以出席。
工作至今,猜拳理論幫了我無數次的忙。
比方說成立SB新冠肺炎檢測中心時,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的醫師們給我們諸多協助,背後也有猜拳理論相助。其實軟銀的企業健康管理顧問曾是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的職員,透過這層關係,我得以與理事長面談。
如果沒有這些準備就貿然去拜訪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我可能連理事長的面都見不上。如果有無論如何都想請出馬的關鍵人物,光靠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一定要找出「可以讓關鍵人物出面的人=與關鍵人物猜拳會贏的人」。
多了這層助力,事情會意外的進展順利。
找到心甘情願幫忙的人
雖然猜拳理論有請人出馬的強大力量,但使用上須注意一點。那就是拜託對方的主管是NG行為。這是為了避免變成打小報告。
舉個例子,假設I部門經理與法務部門T的主管有交情,他對T的主管提起這件事,T可能就會被下達工作命令:「你好像沒有協助I部門經理的部屬○○,快去幫忙!」
如果被主管特意提醒,T也只能著手幫忙,可是他的感受會非常差。這種感受當然不是對自己的主管,而是I部門經理。之後T一定會極力想與I部門經理撇清關係。因此,不能拜託T的主管。
那麼該由誰來擔任出布的角色?就像我突然想到王貞治一樣,可以出布的人,可能就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重點就是「了解對方」。做什麼事對方才會高興?掌握對方的思考傾向、氣質,甚至是優缺點,誰是出布的人應該就會自然浮現。
比方說「自己家人其實與○○的家人交情不錯」,也可能出現「其實自己與○○正在上一樣的課,那位老師就是出布的人」的情況。緣分從何而起不得而知,遇到重要事件時,猜拳理論便有可能派上用場。
(本文摘自任性出版《孫正義出石頭,誰能出布?:老闆、上司總是丟出難題和籠統指令? 我在軟銀學到的目標達成竅門。》,作者:池田昌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