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關稅戰金額近百兆 檯面下成本更大、水更深

亞洲新首富可能換他當!年僅40歲白手起家 可望超越黃仁勳

灰貓胖成瓦斯桶抓不到癢!極限拉伸還是失敗竟當場破防惱羞:這什麼爛腳

00905本金100萬後每月存股1萬元多久能滾到1千萬?股魚:12年

台股示意圖。記者林伯東/攝影
台股示意圖。記者林伯東/攝影

跟風投資20年的美債ETF,結果大套牢,長年前美債ETF是不是不適合散戶投資呢?

看你投資美債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做股債配置,那短期虧損無所謂。但若買美債的是為賺價差,一開始目的就錯了,所以在震盪過程中完全抱不住,這很正常!

做債券投資,心態要擺正,才有辦法真正的去持有債券相關產品。

該換台股巿值ETF嗎?

2024年就流行長天期的美債ETF,散戶跟風買了一堆的長天期美債ETF,滿手都是,結果FED降息不如預期,這些人看到台股漲翻天,他們卻完全無感,無興奮感的感覺,因為押錯方向,現在滿手套牢,只能夠望股興嘆。

2025年還能繼續投資台股市值ETF嗎?已錯過0050最甜的時候,那現在還有沒有那種相對比較超值的、比較親和的適合小資的市值ETF可以選?有機會從小雞慢慢培養成母雞這樣子?

股市還在就永遠會有人問這樣的問題。

看一張20年的曲線圖

2003到2024年,21年剛好是0050上市至今。看這條曲線,隨時買就對了!答案不是這麼簡單嗎?

做短期波段的話,就要去想辦法去找出什麼時候是下跌段,然後在最低點時候投入。可是如果今天是長期投資,問我什麼時候是最低點?「任何時間」好不好,只要通膨沒有消失之前,市值型絕對是可以做投資的。

坊間常見的這些市值型的產品,從高價到低價、從舊到新,全部都整理出來。永豐臺灣加權(006204)是追蹤加權指數的,雖然把它當是一個基準,但後面這一些,都不是追蹤加權指數的,然而他們都是以市值權重為主的產品,跟加權指數高度連動,所以一般會把它稱為市值型的產品。

2024年不是都說加權指數漲了嗎?那請問市值型的產品有哪一檔沒有漲?每一檔都漲了!這個就是市值型產品的特色,只要加權指數漲了,它當年度一定是收漲。那反過來講,如果加權指數跌了,他當年度應該也是收跌。

這麼多檔巿值ETF,差別在哪裡

在00692這邊畫了一條線,分界線上面的這些產品,是沒有銓重上限的一個設計的。線以下的就是有限制單一個股權重的上限。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呢?跟台積電(2330)有關係。他在過去,事實上占比台股的權重沒有這麼大的時候,大家沒有去想過這樣子的一個問題。

為了能夠達到良好的分散性,像00850之後的產品,基本上都有限制單一權重的一個上限。其實價格本身跟報酬率並非直接有影響的,反倒是策略的設計跟權重分布,會使報酬率不太一樣。

這檔巿值ETF最便宜!

堅持老牌的話,當然0050、6208這些就是你最好的一個選擇。但小資族每次看到這個0050的話呢,只能望股興嘆。雖然可以買零股,但買零股感覺不好。如果可以的話,能力所及還是想要去買所謂的整張。

價格由高到低一整理出來,答案呼之欲出了?

1.想要投資市值型

2.價格親民

3.報酬率不錯

不就是00905這一檔產品嗎?價格真的是相對最親民的一檔。

0050一張逼近20萬,跟00905一張不到1.5萬一比,是不是價格低廉?各有優勢,像0050就是台積電沒有上限嘛,所以有好的地方,台積電好就很好。但是像00905的話,就是有台積電的上限,但其實也不低,所以如果說萬一台積電有什麼狀況的話,至少有點像防護傘的感覺。

00905是之後才發行的產品,所以在產品的設計上就蠻特殊的。,00905就富蘭克林出的,它產品有個很有趣的特色,強調都是用smart beta多因子的方式來設計他的產品。

做指數的標竿對比的時候,一定是跟加權指數比:

相同的時間點有沒有經過設計,成果就是不一樣!

如果後面的產品沒有推出一些新的績效、新策略的話,那買你幹嘛呢?改良後,績效的話會比加權指數好些。

下面每個月份的一個績效對比的話,會發現說00905勝出的機率也是相對來講比較高的。這就代表策略的有效性。

多因子的篩選的方式就跟做基本面篩選很像,會參考營益率、毛利率、ROE。

多因子投資就是做個股篩選的一個必要動作。買產品就是它幫忙驗證說哪些因子對績效是有幫助的,設計到產品裡面去。這檔產品本身的話,00905是以市值當成是一個基礎,然後後面的話再針對品質的面向、價值的面向、動能的面向,再來做一些篩選。

那也因為經過篩選的關係,就有機會拿到更好的超額報酬。

台股空頭「這時候」來?

多頭年去看市值ETF績效,自然會有很好的年化報酬率。但有人說台股會多頭三年一年空頭,2025年就是最後一年的多投年了?

市值型投資就只有兩個關鍵

很多人偏好美股或堅持台股,其實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長期的趨勢是往上走的,你才會去做買進。

第二步要做的是堅持買進的動作,而不是在猜說什麼,已經漲三年了,接下來這年一定會下跌。

而且行情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就悄悄的上漲。行情很難去預期什麼時間點會反轉,以及這一波修正會多久。

投資要成功的話,絕對不能夠打假球,信念絕對不可以輕易的動搖。

2023年大家都在講什麼?股息好,高股息妙

2024年,人人都說市值好,高股息ETF人人喊打

會不會2025年變成產業型,人人喊他一聲大哥,很難講?這個就是市場的一個輪動

在投資的過程中,一定要記住初心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要買這檔產品?希望在這檔產品中得到什麼東西和策略是什麼?這是必須要堅持去做的,不能因為市場有一點雜音就改變了你的策略。

用「小資版」巿值ETF月領十萬、存千萬退休金

想要用市值ETF,想要年領10萬或是百萬股息都可以,重點就是在殖利率。

以台股來講的話,市值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對應。市值型產品裡面有貴的跟有便宜的,我貴的找0050,便宜就找00905。在現在的排行榜裡面,它價格是最低的。

可是00905年績效不差哦!不要因為價格看起來很低是小資版的,所以等於低報酬、低績效,不是這個樣子的。

回測資料從2009年一路回測到2024年,也包含上市之後實際績效。用15年的時間來看00905平均數據,可靠性就相當高了。

殖利率大概有4.61%

年複合報酬率大概有16.79%

根據殖利率的角度來看4.61%。

如果是看整體市場這些市值型的產品,平均統計來看,市值型的產品大概會接近在4.2%。

假設我用4.2%的殖利率來看,使用小資版的00905當成範例來推估的話,如果我想要每個月可以領10萬塊,年領120萬,大概需要投2,857萬。

不要嚇到了,這是長期投資累積下來的結果。定期定額,然後持續累積的方式,其實時間久了都會達成的。

本薪也會增加,隨著市值ETF的價格上升,可以增加去加碼,做定期定額的動作。

有人喜歡用累積的張數來看,累積到接近2100張的時候,也可以達成類似的目的。不過,這個累積的過程會取決於你投入的速度。

再來,用另一個角度來看,透過00905累積到1000萬的資金,大概要多久?以目前的年化複合報酬率16.79%為基準,來進行模擬試算。

首先,先把第一桶金(100萬)拿出來,把這筆錢當成你的起始資金,接下來每個月投1萬塊。

根據時間複利的魔法,花多少時間才能讓這筆錢增長到1000萬以上?答案是12年。

不過,前提是你需要先有100萬的第一筆資金。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如果手上資金沒那麼寬裕的話,可以把它改成10萬,這樣相對的數字會比較少,但仍然取決於每個人的狀況。

覺得不想等到第一桶金,馬上就要衝進去投資的話,其實也可以,因為投資是一個蠻個人化的行為。每位朋友都要根據自己的狀況做調整,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做法。

◎本文內容已獲 投資嗨什麼財經雪倫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0050元大台灣50 00850元大臺灣ESG永續 00905FT臺灣Smart ETF 市值型

相關新聞

分析師看台股「蛇年可以積極進場」!00878配息0.5元年化估算9%

2月底除息的ETF包括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富邦臺灣優質高息(00730)兩檔都配0.1元,年化配息率分別是8.77%、5.2%;其他檔如永豐優息存股(00907)是配0.13元,年化也有5.01%,至於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則是配息0.5元,年化估算9%。

00878配息微縮水!年化殖利率仍有9% 雷龍試算:22.2元以下購入都有好報酬

2025年00878第一季配息縮水,0.5元/股。 00878保管銀行為「台新銀行」,將配息帳戶變更成台新,即可省下跨行匯費喔!

00905本金100萬後每月存股1萬元多久能滾到1千萬?股魚:12年

透過00905累積到1000萬的資金,大概要多久?以目前的年化複合報酬率16.79%為基準,來進行模擬試算。

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 三大核心 強勢布局

ETF投資在台灣成為顯學,投資人對於多元化、低成本且具備策略性的投資工具需求日益增加,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台灣ET...

2025年ETF吹高債息風 00981B第一金美元優選非投債10元發行登場

ETF改吹高債息風?2025年全球景氣擴張態勢不變,股價上揚股息率下滑的同時,加上金融市場波動加大,息收需求投資者,更需...

006208小老弟009802成分股沒有台積電!存股方程式:三檔市值型ETF排隊募集

版主認為,真正優秀的市值型產品,選股邏輯愈單純愈好,加入太多複雜選股因子反而縛手縛腳,不見得有利於指數表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