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遵慈/川普風暴掀起國際合作新浪潮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立即執行非法移民遣返、同步開打對不同國家的貿易戰、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巴黎協定,與暫停美國援助開發署(USAID)援助業務等;眾多措施與政令,對美國盟友、貿易夥伴及其他廣大開發中國家帶來莫大震撼與焦慮,但也促成新一波國際合作大浪潮。台灣在爭取加強台美關係之際,也必須思考在「全球南方」合作趨勢中找到自己的「入場券」。
川普雷厲風行執行各項行動,宣稱「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目前除已被點名的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大陸、歐盟、東南亞、台灣及其他對美貿易順差國家,已經或即將面對加徵關稅外,其他未被明確點名的國家,亦難保不會被川普風暴波及。目睹美國強勢的單方行動並退出國際治理事務,許多國家的因應對策是加強與其他國家合作,以致川普促成的「非美」(non U.S.)國際合作新浪潮正快速擴大,從積極洽簽貿易協定(FTA)、加強「南南」合作,至加入區域組織如「金磚國家組織」(BRICS)等,在在顯示至少未來四年,國際間新的結盟合作趨勢將大行其道,「全球南方」中的亞洲、中東與非洲國家等將成為新要角。
各國中,歐盟預期川普就任後將不利美歐雙邊經貿關係,已加速了談判貿易協定的腳步,近幾個月來先後完成與南美洲四國(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之「南方共同市場」(Mecrosur),及瑞士、墨西哥間的貿易協定談判,並宣布可望在近期內完成與泰國的FTA談判, 也將重啟與馬來西亞的貿易談判。
在亞洲國家中,東協國家雖被認為是美中貿易戰與供應鏈移轉的最大受惠者,然而也促使東協成員如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對美國出口與貿易順差金額雙雙飆高,早已引起白宮的注意。
以恐將首當其衝的越南為例,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在二○二三年已躍升為全球第十一大出口國。面對川普可能祭出關稅制裁,越南政府積極推動與中東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之經貿關係,一方面為越南商品拓展新市場,另一方面亦盼引進沙國投資基金,挹注越南重大基礎建設與清真產業投資。越南與阿聯國並在去年底簽署「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為越南首次與阿拉伯國家簽署FTA。
亦遭川普政府點名的泰國,則迅速在今年一月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簽署雙邊FTA, 接下來可望完成與歐盟的FTA談判。泰國政府預計今年內開啟更多FTA談判,目標國家包括南韓、不丹等。
川普的「美國優先」思維與保護主義,意外地促成新一波國際合作浪潮與「全球南方」整體力量崛起,雖然這些國家仍戮力爭取川普「關愛的眼神」,但均理解倚賴美國的風險與不確定性。我國目前未能參加各種國際合作機制,除了須爭取各種「俱樂部」的入場券,同時應拓展「新南向政策」以外,包括中東、南亞、非洲等區域的合作關係。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