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新光三越氣爆停業影響櫃哥櫃姐生計 另闢台中第二賣場這日開賣

經典賽/宋晟睿場內轟、李宗賢兩分砲 中華隊9:1電翻南非首勝到手

詹文男/AI告別式震撼登場

好友老張前陣子參加了一場告別式,他跟筆者分享了當時的場景,讓我驚訝不已。老張說,當時親友默默在座位上等待儀式開始。突然,大螢幕畫面出現往生者身影,他微笑著,用溫暖的聲音向大家說道:「感謝各位來送我最後一程,這一路有你們陪伴,我很幸福。」

這不是錄影畫面,而是由AI生成的虛擬人,能夠與現場的親友互動,回應問題,向親友道別。像這樣的AI告別式近年來逐漸興起,利用AI生成影像、聲音,讓逝者在生命終點後,仍能「親自」參與自己的告別典禮,向親友表達感謝與祝福。

雖然有些人心理上還未能接受這樣的方式,但這樣的告別式的確提供了一些好處:首先,是提供心靈撫慰,減輕遺憾。AI讓逝者親自在告別式上表達感謝,讓離別不再突兀與遺憾,可以完整的道別。

其次,AI不僅能生成影像與聲音,還可根據生前的言談、習慣及價值觀,重塑一個符合逝者個性的數位形象。這不僅有助於懷念摯愛,也讓後代子孫能夠以更生動的方式認識已逝的長輩。

再者,傳統的告別式通常由司儀、家屬或宗教人士主持,而AI的加入讓告別式變得更加個人化。逝者可以「親自」回顧人生經歷,甚至分享人生智慧與幽默故事,讓整場儀式更具情感與意義。

最後,AI的導入,不僅提供了新的紀念方式,還可以與其他科技如VR(虛擬實境)和AR(擴增實境)結合,打造更加沉浸式的悼念體驗。

然而,AI告別式也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其一是倫理問題。AI能夠重現逝者的影像與聲音,但這是否符合逝者生前的意願?家屬是否有權決定讓AI復原逝者形象?若未能妥善處理,可能引發爭議與家屬間的矛盾。

其二是情感影響。AI告別式的初衷是為了安慰家屬,但對某些人而言,看到逝者「復活」可能會加深哀傷,甚至影響心理健康,陷入過度依賴AI的情感困境,無法真正走出失去親人的痛苦。

其三是技術限制與真實感的問題。目前AI雖能生成高擬真的影像與語音,但仍可能存在細微不自然之處,例如表情僵硬、語氣與情緒缺乏層次等,導致「恐怖谷效應」(Uncanny Valley)的出現,使親友產生不適感。此外,AI是否能夠真正理解逝者生前個性,並做出貼近其風格的對話,也是需克服的問題。

另外是隱私與資料安全的問題。為了打造真實的AI逝者形象,需要大量的個人資料,包括聲音、影像、過往對話紀錄等。這些數據如何儲存、誰能夠存取、是否可能被濫用,都是重要的議題。

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與人們對生命儀式的觀念演變,AI告別式將成為家屬的另一種新選擇,讓人們可以用更溫暖、更人性化的方式,與摯愛道別。只是在這科技與人文交織的旅程中,我們真的需要謹慎前行,以確保AI的進步能夠真正服務於人,而非帶來新的遺憾。(作者為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人生 告別式

延伸閱讀

貴州1殯儀館的酸湯粉太好吃了 食客扮喪家也要排隊搶購

嘉義傳罷免連署書出現亡婦名 夫:人死還被汙辱

貴州殯儀館米粉太好吃…竟有人「假冒逝者親友搶購」 比獻花的人還多

黃安喊話S媽「莫再造新殃」 勸:放下吧

相關新聞

詹文男/AI告別式震撼登場

好友老張前陣子參加了一場告別式,他跟筆者分享了當時的場景,讓我驚訝不已。老張說,當時親友默默在座位上等待儀式開始。突然,...

徐遵慈/川普風暴掀起國際合作新浪潮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立即執行非法移民遣返、同步開打對不同國家的貿易戰、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巴黎協定,與暫停美...

陳國樑/稅收超徵≠財政餘裕

近幾年來,筆者多次撰文指出,在稅收預測失靈的情形下,主張將超徵稅收以普發現金的方式「還稅於民」,是對財政管理認識不足而產...

丁予嘉/封鎖中國 無效!

在全球科技與軍事競爭的棋盤上,封鎖是西方國家遏制中國崛起的慣用手段。從二○一八年川普針對中國課徵關稅開始,到高階晶片、光...

劉大年/善用台灣特色 降低川普衝擊

最近美國副總統范斯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被問到美國民生用品物價為何還沒有下降,通膨問題仍未見紓緩?他略有不耐的表示川普才剛就...

黃齊元/無序的世界,變動的未來

新的一年開始,全世界戰戰兢兢迎接川普時代來臨,與其說這是新秩序,不如說是無序。從國際地緣政治到國內政策,川普均有新做法,雖然結局無法預測,但都有策略性思考,就看對手如何因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