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塌陷擴大!太平山遊樂區聯外道路路基淘空 休園急撤離遊客

測試一拖再拖...海鯤艦遭爆「進水、主機故障動不了」 海軍不評論

三大法人賣超99億元 4月再砍1292億元…自營商最狠

美關稅恐衝擊產業 張善政宣布加碼勞權基金勞教經費至8千萬

美國關稅問題恐衝擊台灣產業,桃園市長張善政今表示,明年市府將加碼勞工權益基金預算至5500萬元,勞工教育經費調高至2500萬元。記者朱冠諭/攝影
美國關稅問題恐衝擊台灣產業,桃園市長張善政今表示,明年市府將加碼勞工權益基金預算至5500萬元,勞工教育經費調高至2500萬元。記者朱冠諭/攝影

明天是勞動節,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在市政會議表示,桃園工業產值全國第一,去年更高達4兆元,不過美國關稅問題恐對產業及勞工帶來巨大衝擊,明年市府將加碼勞工權益基金預算至5500萬元,勞工教育經費則調高至2500萬元。

張善政表示,4月的國際經貿局勢令人目不暇給。4月2日川普宣布對進口產品實施高關稅;4月9日凌晨卻宣布暫緩90天;4月11日又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所有國家的電子資訊、半導體產品豁免關稅。短短10天內政策多次變化,凸顯國際經貿情勢的不確定性。

張善政說,桃園產業產值45%來自電子資訊半導體產品,產值第二大的是汽車機械和零組件,占產值25%、勞工比例25%,這類產業可能面臨較大衝擊,化工、食品加工等產業占產值30%,勞工比例35%,由於這些產業規模較小,應對能力較弱,需要更多關注。

張善政表示,已要求經發局深入了解桃園不同產業特性,掌握各產業面對國際局勢與關稅挑戰時的優劣勢,以便與中央政府共同研擬應對策略,明年勞動局預算也將加碼2項關鍵經費,強化對勞工的支持,包括將「勞工權益基金」從今年的5000萬元提升到5500萬元,協助勞工在遇到勞資爭議或突發困難時能夠即時獲得幫助,去年就有超過3500位勞工受惠,證明這筆資源真的有發揮作用。

「勞工教育經費」也會逐年加碼,預算已從原有的不到2000萬元提升到去年的2160萬元,有超過1萬2000名勞工受益,明年預算將再拉高到2500萬元,希望協助勞工精進技能、提升競爭力,讓桃園的勞動力有更強的實力應對國際挑戰。

張善政強調,市府從2年前就開始加強智慧製造的諮詢和輔導,今年前2個月已成立桃園智慧產業學院,每次開課報名人數都爆滿秒殺,透過智慧製造改變產業體質,提升勞工技能,再加上勞動局提供後盾支援,有信心協助桃園勞工降低未來可能面臨的衝擊。

川普 關稅

延伸閱讀

桃園八德德和路一段一階4/30通車 張善政視察點燈祈福

狠批民進黨「綠共就是綠共」 張善政:一點都不冤枉

桃園表揚378位模範勞工 市長張善政:提高技能韌性抗美關稅

426上凱道?張善政:時局這樣怎麼可能不去

相關新聞

因應關稅衝擊擴大僱用安定措施 洪申翰:3條件適用薪資補貼

美國總統川普掀起關稅風暴,目前各國把握90天暫緩期與美談判,產業衝擊程度仍是未知數。勞動部長洪申翰今天受訪時說,有關減班休息的僱用安定措施,將擴大適用產業範疇,3項適應條件包括在經濟部國貿署登記的進出口廠商、過去3年具輸美實績、跟過去相比有一定比例衰退,才可適用減班休息薪資補貼方案,將視適當時機啟動。

川普關稅政策衝擊!哈德遜研究所前總裁:台灣做得愈多 美國愈容易提供支持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衝擊全球,中美若談判是否涉及台灣?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前總裁溫斯坦(Ke...

美國關稅衝擊 光學及精密儀器產業盼政府重視中小企業

面對美國關稅衝擊,「台灣加工出口區光學及精密儀器工業同業公會」今呼籲,政府在鼓勵企業拓展美國以外市場的同時,應同步提供即...

特別預算支持農業規模僅4.4% 陳駿季:必要時追加爭取

行政院日前通過4100億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其中支持農業180億元,占總比率僅4.4%。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目前編列的額度應足夠,假如後續關稅定案,且對農業衝擊變大,將和行政院爭取更多經費。

蔡易餘:農民不能再等 農業預算應即刻擴編

美國關稅新政衝擊台灣,民進黨立委蔡易餘今天同多位農業縣綠委表示,行政院日前雖通過總規模達新台幣4100億元的特別條例草案,但針對農漁業的支援卻僅編列180億元、僅佔總預算4.4%,未隨預算規模擴大而調整,實難反映政策的公平性與農業的國安戰略地位。

美關稅恐衝擊產業 張善政宣布加碼勞權基金勞教經費至8千萬

明天是勞動節,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在市政會議表示,桃園工業產值全國第一,去年更高達4兆元,不過美國關稅問題恐對產業及勞工帶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