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看賴總統520演說未談兩岸:兩岸表態收縮 確有和緩

賴總統就職周年談話,未對兩岸關係有過多著墨、大陸國台辦當日新聞稿中用詞出現「台灣地區領導人」未指名道姓,被外界解讀雙方互相釋出善意。學者認為,賴總統兩岸表態有所收縮,雖兩岸關係目前非大幅降溫,但確實有所和緩。記者謝守真/攝影
賴總統就職周年談話,未對兩岸關係有過多著墨、大陸國台辦當日新聞稿中用詞出現「台灣地區領導人」未指名道姓,被外界解讀雙方互相釋出善意。學者認為,賴總統兩岸表態有所收縮,雖兩岸關係目前非大幅降溫,但確實有所和緩。記者謝守真/攝影

賴總統就職周年談話,未對兩岸關係有過多著墨,當天大陸國台辦新聞稿中用詞是「台灣地區領導人」而未指名道姓,亦被外界解讀雙方互相釋出善意。學者認為,賴總統兩岸表態有所收縮,雖然兩岸關係目前非大幅降溫,但確實有所和緩。同時,美中談判持續,台灣仍有戰略自主空間,但隨未來談判趨近尾聲,台灣恐面臨更多壓力,政府需謹慎評估發展。

政大國關中心21日舉辦「賴總統執政周年的美中台關係評估與展望」研討會。政⼤國關中⼼副研究員曾偉峯表示,從主觀客觀來看,這都有緩和的跡象。雖然兩岸關係目前不是大幅度降溫,又或者完全走向合作角度,但確實有所降溫,並非民眾自己的想像或投射的期望。

曾偉峯解釋,在過去即使在主觀上,假使民眾不覺得嚴重,執政黨對兩岸關係描述也會說得很嚴重,但現在沒有這樣的情況,所以從主觀看兩岸關係是有和緩;至於在客觀上,由於賴總統演說未多有著墨兩岸關係,大陸國台辦要批評賴總統無法如過去有著力點。

政大國關中心主任王信賢則指,兩岸關係是否和緩,重要是大陸定調對台政策與否。大陸官方目前還未定調對台政策,因此國台辦20日發布的新聞稿,只能按過去論述來回應。新聞稿中可見,與過去一樣提到兩岸同屬一中,並批評賴總統在對等尊嚴的談判叫「新兩國論」。新聞稿最後還提到民族復興、統一趨勢,包括美中、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動權和主導權。這些都可看出北京上頭還未對對台政策完全定調。

王信賢再指,今年關於兩岸關係的會議,所有大陸相關會議全移到520前。北京對於賴總統上任周年談話嚴陣以待。此外他認為,兩岸雙方目前各取所需,因北京目前最大不確定性是川普,而台灣也是。這許是接下來美中間未定狀況下,兩岸可能會有的狀態。

另,王信賢說,從川普對等關稅到美中日內瓦談判、俄烏戰爭、以巴和印巴衝突等,加上國內的朝小野大,賴總統面臨不少壓力,因此近來賴總統為何兩岸談這麼少,並強調「脫中入北」是學者個人主張,以及「併購說」等,都顯示在兩岸表態有所收縮。

此外,就賴總統兩岸論述轉向低調對美中台關係的意涵,曾偉峯認為,賴總統在520演說對兩岸關係的低調態度,比起就職時的轉向值得觀察。他說,去年就職演說賴總統提7次「中國」,並聚焦北京對台安全威脅;今年520談話隻字未提「中國」,卻提了7次「美國」,顯示重心放在處理對美關係,以及內政、經濟等議題。

曾偉峯解釋,過去拜登時期的「戰略清晰」,在現在的川普時期轉向「戰略模糊」,而習近平在訪問俄羅斯時的文章,罕見大篇幅談論台灣問題,這顯示對台文攻武嚇升級,且代表台灣問題上升到中共上層領導注意範圍;王信賢也提到,大陸近期發布國家安全報告白皮書,當中提到許多兩岸關係,需密切注意。

同時,曾偉峯提到,台灣目前有暫時的戰略自主空間,但若美中在安全、科技與貨幣等議題都有進展的話,「8月之後,對於台灣戰略自主甜蜜期會慢慢縮小」,台灣會面臨更多壓力,政府可謹慎評估發展,找到最符合我方利益的方式,接下來這幾個月,對美中台關係來說非常重要。

政大國關中心主任王信賢指出,除了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俄羅斯時的文章罕見大篇幅談論台灣問題,顯示對台文攻武嚇升級需注意外,大陸近期發布國家安全報告白皮書,當中提到許多兩岸關係,也同樣要密切注意。記者謝守真/攝影
政大國關中心主任王信賢指出,除了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俄羅斯時的文章罕見大篇幅談論台灣問題,顯示對台文攻武嚇升級需注意外,大陸近期發布國家安全報告白皮書,當中提到許多兩岸關係,也同樣要密切注意。記者謝守真/攝影
政⼤國關中⼼副研究員曾偉峯表示,美中談判持續,台灣仍有戰略自主空間,但隨未來談判趨近尾聲,台灣恐面臨更多壓力,政府需謹慎評估發展。記者謝守真/攝影
政⼤國關中⼼副研究員曾偉峯表示,美中談判持續,台灣仍有戰略自主空間,但隨未來談判趨近尾聲,台灣恐面臨更多壓力,政府需謹慎評估發展。記者謝守真/攝影

關係 美中

延伸閱讀

川普2.0重視太空 將打造金盾防禦系統

普亭與川普通話曝莫斯科勝利日前遭恐攻未遂 矛頭指向烏克蘭

馬斯克:大幅縮減政治花費 淡出政府效率部角色

聯準會只降息一次?網笑「像在施捨」憂心:若通膨再起恐要升息

相關新聞

關稅衝擊 經貿入北取代新南向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四月二日宣布對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稅率,其中東南亞國家成「重災區」,前總統蔡英文倡議的新南向經貿路線面臨挑戰,...

半導體若出走 台灣下個強勢產業在哪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象徵台灣半導體產業又一次重大海外拓展,台積估三座廠預計創造約六千職缺,為美國帶來產業繁榮,千里之外的...

政府支出過度膨脹 學者陳國樑憂希臘化

賴清德總統上任未滿一年,就提出四千一百億元的特別預算,後來還規畫對美軍購特別預算,「特別預算常態化」成為財政紀律的破口,...

今年台灣經濟成長 在保1邊緣

賴政府上台一周年,全世界經濟卻因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戰,面臨下行風險,台美對等關稅能否談到好結果還不得而知,成為今年經濟發展...

賴政府能源隱憂 再生能源目標 恐2度跳票

總統賴清德就職將滿周年,而台灣走入「非核家園」後的能源安全,特別是供電的充足與穩定,產業界不只關注,更有說不出的擔憂;此...

美中貿易戰未歇 學者:台灣需新經濟策略與配套因應

在美中貿易戰持續進行之際,賴總統就職滿周年,兩岸經貿何去何從備受關注。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主任徐遵慈說,賴總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