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提議收購OpenAI挨酸!網笑「炒作」:根本還沒獲利

馬斯克開價收購OpenAI遭拒。(美聯社)
馬斯克開價收購OpenAI遭拒。(美聯社)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10日提出以974億美元收購ChatGPT開發商OpenAI,該價格遠低於OpenAI估值,因此遭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嘲諷拒絕。PTT網友熱議是「炒作」,直言「OpenAI的估值本來就是金融遊戲,畢竟到現在還沒獲利」

特斯拉及@@@SpaceX@@@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聯合一批投資者,於10日提出以974億美元(約新台幣3.2兆元)收購ChatGPT開發商OpenAI,然而該金額遠低於OpenAI去年10月融資後的1570億美元(約新台幣5.2兆元)估值。

針對馬斯克的收購提議,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在社群平台X(前稱Twitter)發文:「不用了,謝謝,但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以97.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Twitter。」這句話引發網友熱烈討論,認為奧特曼意有所指,嘲諷馬斯克當初高價收購Twitter(現為X)後經營不善的局勢。

此消息在PTT等社群引起廣泛討論,一名網友表示,「馬斯克提出要974億美元收購OpenAI,但目前OpenAI經過去年10月融資後,估值達到1570億美元,馬斯克出價遠低於目前估值,OpenAI應該不會接受這個報價吧?」

其他網友則紛紛留言表達看法,有人認為這只是馬斯克在「不舒服奧特曼」、「至少讓OpenAI資金有著落」、「微軟投資OpenAI的上限才800億,馬斯克這個報價或許不是完全不合理」、「這只是炒作,OpenAI的估值本來就是金融遊戲,畢竟到現在還沒獲利」、「馬斯克是在惡意壓低估值?還是真的想買?這就要看後續發展了」,此外,也有網友認為OpenAI本質上仍是燒錢的事業,未來仍面臨獲利壓力,留言「CloseAI就是吸錢巨獸,還沒啥獲利回報。」

馬斯克與奧特曼之間的緊張關係早已不是新聞,馬斯克過去曾是OpenAI的共同創辦人之一,但最終因理念不合而退出,並多次公開批評OpenAI的運營方式與商業化策略。此次低價收購提議,無疑進一步加劇雙方的爭論。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ChatGPT OpenAI PTT SpaceX X 奧特曼 社群 馬斯克

延伸閱讀

「三星電選四倍十期」是什麼一定中獎?數學老師精算:期望值是負的但確實比二星好

00878、00713、00919、0056、00929…第一季領息14萬!存股哥:主流的沒降息很多

買00919不賺不賠⋯他疑配息機制反害虧?網曝1前提下「它」績效更好

006208小老弟009802成分股沒有台積電!存股方程式:三檔市值型ETF排隊募集

相關新聞

60年後的《財富》500大名單中有誰?分析師:極少數是目前主導的企業

當前這一群主導的科技公司能否保持領導地位?下一波科技潮的領導者會和過去一樣?抑或有所不同?超大型科技股在…

掌握進場訊號! 高盛首席分析師教你剖析「超級週期」啟動長期獲利

科技業在市場資本化方面(至少在美國)已經相當穩定地保持主導地位,這種情況自1980年代的軟體革命以來就沒有變過,…

6年前妻幫買5張台積電股票 他不顧勸阻出清大賺450萬:已瞄準新飆股

網友昨(11)日在Threads上曝光妻子在6年前幫買的台積電股票,表示已在1095元時出清,抱股將近6年的台積電股票,讓他獲利450萬,損益率則高達350%,但妻子因為認為台積電股票能漲到2000元,苦勸原po先別賣。該文一出後,也有網友認為,在1095元就出清實在太可惜。

馬斯克提議收購OpenAI挨酸!網笑「炒作」:根本還沒獲利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10日提出以974億美元收購ChatGPT開發商OpenAI,該價格遠低於OpenAI估值,因此遭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嘲諷拒絕。PTT網友熱議是「炒作」,直言「OpenAI的估值本來就是金融遊戲,畢竟到現在還沒獲利」

連信貸的錢都賠掉!他年薪150萬投資台股 槓桿開太大反背債250萬

隨著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與投資工具的普及,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進入投資市場,希望藉由資本運作快速累積財富…

川普質疑美國國債真實性 網憂「賴帳」風險:恐拖累美債信用

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在搭乘「空軍一號」前往紐奧良觀賞超級盃比賽途中,向記者表示,美國的實際債務可能比官方數據顯示的少,原因可能與「債務支付相關的詐欺行為」有關。他已指派億萬富翁馬斯克負責調查聯邦政府內部的浪費和詐欺,甚至暗示馬斯克團隊在檢查財政部數據時發現異常,這可能讓美國不必支付部分款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