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銀行存款配息為何不扣本金?股票ETF配息卻要扣價 專家解析關鍵差異

看到有人在問說為什麼銀行的存款發利息不會扣本金,可是股票或ETF配息就要扣股價。
這兩者有個兩個很明顯的差別:
1、銀行的存款不能拿到市場上交易,所以配息之後的價值減損看不出來,假如像美國的定存單那樣可以在市場交易,又能中途配息,那之後整體價值照樣會像後述的債券一樣下降。2、銀行的存款不可能讓你存一天就拿到一整年的利息,但是股票和ETF只要前一天買進就能拿到1年的配息,假如配息可以不扣股價,那像00900那種方式,配息之前買,配完息賣的策略,一年賺18%以上應該沒問題,但這是不會發生的。
所以,拿這兩個差異這麼大的產品來比較本來就很怪。
另外,有一種產品,介於存款和股票之間,就是債券。
一般債券是公開在市場上交易(雖然不像股票的集合市場),但在配息前一天買進,就能拿到半年配息,而且配息之後債券價格不會跌。
但前一天買進能拿配息的代價,是你在買進的同時,要把過去半年減一天的前手息,付給賣債券你的人,所以實際上等於你只拿到一天的配息。
然後配息價格不會跌,不代表淨值沒下降,債券的淨值等於價格加上累積的配息,在除息的當天,債券累積的半年配息就會消失,債券的淨值就會下降。實際上跟股票或ETF配息之後價格下跌是很類似的。
◎本文內容已獲 Ffaarr的投資理財部落格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