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盼推動臺灣加美國新布局 共創雙贏發展

賴清德總統。聯合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總統。聯合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總統23日上午接見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下一世代國安領袖計畫(Next Gen)訪問團,感謝美國政府多年來持續對臺軍售,支持臺灣提升國防實力,共同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穩定。並指出,未來將推動「臺灣加1」,也就是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整合出「臺灣投資美國隊」擴大對美投資,讓臺美經貿合作更緊密,降低雙邊貿易逆差,創造雙贏發展。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傅洛依(Michèle A. Flournoy)董事長是臺灣的好朋友,長期致力於臺灣與美國的各項合作,對臺美關係貢獻非常大,很高興歡迎傅洛依董事長再次率領「下一世代國安領袖計畫」成員來訪。「新美國安全中心」是華府研究美國國家安全及國防政策重要智庫,而NextGen計畫更是培育美國國安、外交領域人才的搖籃。今年訪團規模更勝以往,顯示美國新生代領袖對臺灣更加重視,他要代表臺灣人民向訪團貴賓表達最誠摯的歡迎。

賴總統指出,在座訪賓關注的臺海議題已是全球性議題,國際間有高度共識,認為臺海和平穩定是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面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臺灣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第一,積極推動國防改革,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防預算並將提升到GDP 3%以上。第二,強化經濟韌性。臺灣經濟要持續進步,不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我們積極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目前亦已獲致成效。第三,臺灣會與民主陣營肩並肩站在一起,共同發揮威懾的力量,以實力來達到和平目標。第四,在對等尊嚴之下,臺灣願意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謀求兩岸和平穩定。

賴總統提到,就在這個月10日,《臺灣關係法》立法滿46週年,感謝美國政府多年來持續對臺軍售,支持臺灣提升國防實力,一起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穩定。未來期待臺灣和美國繼續加強合作,為彼此的國防產業發展以及打造「非紅供應鏈」帶來更多成果,同時進一步深化經貿夥伴關係。

總統說,美國現在已經是臺灣主要投資對象,未來我們將推動「臺灣加1」,也就是臺灣加美國的新布局,政府將整合出「臺灣投資美國隊」,擴大對美國投資,也希望讓臺美經貿合作更緊密,雙方能互惠互助,創造雙贏發展,同時降低臺美雙邊貿易逆差。

最後,賴總統再次感謝訪賓來訪,也期待訪賓此行能有更多收穫,對臺灣留下深刻印象;並盼未來大家繼續支持臺灣,促進臺美關係更好的發展。

傅洛依主席致詞時感謝賴總統撥冗接見,並表示,誠如賴總統所言,本次訪團成員都相當傑出。過去參與這項計畫的成員,許多已經成為美國國會議員、政府專家,或是智庫及私部門的領袖。她很榮幸能對此投注心力,也很感謝賴總統願意撥空與他們交流。

傅洛依主席說,訪團在此關鍵時刻造訪臺灣,當前的地緣戰略環境充滿變動,有許多不確定性及不可預測性。在此情勢之下,基於彼此共享的價值觀、對於民主及人權的重視,以及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共同利益,現在正是增進對話與合作,尋求更多機會共同推動區域和平穩定的重要時刻。

國安 國防預算 美國 賴清德

延伸閱讀

澤倫斯基:堅持立即無條件停火 不排除任何會談形式

「台灣漫遊錄」譯本獲美國圖書獎 北市府頒獎勵金給譯者

出席猶太大屠殺紀念活動 賴總統:極權勢力正捲土重來

川普指對中關稅會大降 中:先停止威脅再平等對話

相關新聞

預算解凍報告 挨批「早就寫好,只是壓著不送」

網路前晚流傳一則訊息,內容是文化部主計處寄信提醒同仁,送出預算解凍報告時要「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

冷眼集/預算案 政院拒融冰 其心可議

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遭大幅刪凍,行政院雖喊出總預算審查報告送來,就速送出解凍報告,卻又卡住部會報告,儘管行政院矢口否認,...

北檢前抗議綠批政治操作 蔣萬安回嗆

台北市長蔣萬安昨赴議會民進黨團說明重大提案,挨批身為市長卻帶頭違法闖北檢禁制區抗議,「教壞囝仔大小、政治操作」。 蔣回嗆...

教宗葬禮 賴總統派陳建仁任特使

教宗方濟各辭世,教廷將在當地時間廿六日上午舉行葬禮,外交部昨表示,賴清德總統指派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代表前往教廷...

盧秀燕選黨主席? 鍾東錦:藍縣市長議長多數支持

國民黨預計今年改選黨主席,無黨籍苗栗縣長鍾東錦昨透露,日前聽新北市議會議長蔣根煌提及,藍營九成正副議長支持台中市長盧秀燕...

財經官員:解凍報告早備妥 等政院開綠燈

文化部內部函件截圖流出,引發在野批評行政部門解凍預算報告其實早就寫好,卻壓著不送。有立院人士表示,每個部會早應寫好解凍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