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施政大體檢/道安篇…余小妹事件2年 台南行人死亡增加

台南3歲余姓女童前年和媽媽走在斑馬線上,不幸遭轎車衝撞,釀一死一重傷,引爆「行人地獄」批評,還催生台南市人本交通促進協會。兩年屆滿之際,台南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去年雖下降,行人30日內死亡數卻從28人上升為33人,增加近1成8,行人安全仍待加強。
台南先天條件不足,缺乏大眾運輸、道路里程又長,民眾多使用私人運具等,市府表示,近年積極推動智慧交通與人本交通政策;但人行空間破碎,被視為待努力改善。
據統計,2020至2024年,台南交通事故30日內死亡人數從317人降至277人,但若進一步分析行人死亡數字,2021年雖降至26人,但次年起又逐年回升,去年更增至33人,近4年增幅近2成7。
行人死傷,反映人本措施仍不足。市議員林依婷日前推嬰兒車與輪椅實地走訪西門路,發現騎樓高低落差大,人行道常被車格與違停占用,只能被迫走上馬路。「台南要稱為宜居城市,太理想化了。」她建議,在無法建設實體人行道前,應先畫設標線型人行道。
議員朱正軒也說,人行道改善常因涉及汽、機車格位減少與既有使用習慣,遭遇地方阻力,呼籲市府建立「人行道示範場域」,加強溝通與示範效果,並結合捷運、車站等優先改善。
交通局指出,在事故頻傳路口推動「百大路口安全行動」,強化行人安全設施,包括增設198處行人專用時相、490處行人綠燈早開、135處行穿線退縮及53處庇護島,並設置60處標線型人行道,總長度逾過4千公尺;此外,人行道障礙物遷移已完成31處,通學步道建置完成57校、36校興建中,新設48處左轉車道,今年也將再增加44處。
市長黃偉哲說,上任以來致力推動智慧交通,智慧號誌涵蓋196處路口,同時積極解決騎樓停機車問題,推動「原則許可、例外禁止」政策,另,偏鄉地區則以「小黃公車」取代傳統公車,涵蓋27區42條路線,2022年起全面導入YouBike 2.0。
「每次道安會議我都親自主持。」市長黃偉哲說,人本交通是市府施政的核心方針,降低事故是各局處的重要目標,透過「交通3E策略」,工程、教育、執法多管齊下,致力打造安全友善的用路環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