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宜蘭地震5.8地牛翻身!北捷一度停駛 乘客:當下警報響氣氛緊張

國家級警報響!上午9時53分宜蘭蘇澳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川普祭關稅政策「iPhone可在美生產」!分析師吐嘲:成本變11.6萬元

爭奪運河? 美防長本周訪巴拿馬

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本周將訪問巴拿馬;法新社報導說,鑒於總統川普多次揚言要拿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還指控中國大陸干涉運河運作,赫塞斯此行更顯急迫。巴拿馬外交部長艾查五日說,巴國仍希望與美國維持尊重、透明和互惠關係。

五角大廈四日聲明,赫塞斯本周初將赴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市出席今年「中美洲安全會議」,並在一連串雙邊會議會晤夥伴國家的高階文職、軍事和安全領導高層,以持續強化美方與巴拿馬等中美國家的夥伴關係,邁向「和平安全西半球」的共同願景。赫塞斯還將停留佛州埃格林空軍基地視察官兵。

美聯社報導,該聲明未提及巴拿馬運河,但川普近來對美國廿多年前放棄該運河控制權表達不滿,還曾指控通行該運河的美國船隻遭收取過高費用。

美國「國防新聞」五日報導則稱,赫塞斯將會晤巴拿馬總統穆里諾,也會造訪巴拿馬運河和幾處軍事據點。據五角大廈二月初聲明,赫塞斯當時已曾與穆里諾及巴國公共安全部長通話,赫塞斯強調他的要務是在川普領導下捍衛美國國安利益,包括確保使用巴拿馬運河不受拘束,並讓該運河免於外國干預。

赫塞斯將是數月以來第二名訪問巴拿馬的美國高官。美國國務卿魯比歐二月二日已在巴國會晤穆里諾,但穆里諾說,巴國運河不會易主、也未和魯比歐討論此事。

艾查五日則在社群平台X說,他四日與美國副國務卿藍道通話,兩人討論到非法移民、組織犯罪、毒品走私等議題,是誠摯且具建設性的交流。

艾查也重申,巴拿馬的所有合作都將在巴國憲法、法律以及巴拿馬中立條約的架構下進行。

兩人還討論到香港長江和記實業三月將其在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的經營權,出售給美國資產管理巨擘貝萊德集團一事。法新社指,該交易原定二日完成,但因中國監管機構審查而擱置。

美國國務院四日說,藍道肯定巴拿馬就遏制中共惡意影響所採取的行動,也感謝巴拿馬合作以阻止非法移民,與美國攜手讓取道巴拿馬和哥倫比亞間「達連叢林」的非法移民降低近九成八。

「國防新聞」另稱,美國在巴拿馬有小型駐軍,但五角大廈據傳正研擬增加駐軍人數的選項,這配合川普掌控巴國運河的目標。美國近期也在巴國參與軍演。

美國和中國是巴拿馬運河兩大使用國,該運河處理全球百分之五海上貿易,經濟和地緣戰略意義至關重要。美國一九一四年開通該運河,一九九九年將運河完全移交給巴拿馬政府。

川普 巴拿馬運河 美國

延伸閱讀

衛報警告:中共軍演劍指華府 台灣3原因對美支持須謹慎

CNN:中共軍演時機有1巧合 將考驗美護台決心

共軍六代戰機「殲36」10天3飛 學者:強勢警告美國

南韓憂心美駐軍「棄韓保台」!統一東北亞戰區 韓恐獨扛北韓威脅

相關新聞

歌劇女神涅翠柯:支持普丁、無視#Metoo的東歐女高音

2024年12月7日,義大利最具指標性的歌劇院——史卡拉歌劇院——由當今歌劇界最紅的明星安娜.涅翠柯(Anna Netrebko)領銜主演威爾第歌劇《命運之力》(La forza del destino),為2025年的新樂季揭開序幕。史卡拉歌劇院每年一度的開幕演出,是義大利最重要的音樂盛事,不僅公共廣播電視台RAI會固定轉播表演實況,依照不成文傳統,義大利國家元首當晚也會出席聆賞開幕演出;根據RAI統計資料,今年的轉播吸引了高達160萬收看人次,表現亮眼。

馬來西亞避險妙招?經濟靠中國、軍事靠美國

美國學者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其著作《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援引前助理國務卿施大偉(David Shear)觀點指出,美國在東南亞的目標是支持區域國家繼續進行「兩面下注」的策略。具體而言,美國通過提供軍事資源與安全保障,為這些國家在與中國的博弈中增添籌碼。

川普:美伊4月12日將直接談判核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七日在白宮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時震撼宣布,美方十二日起將與伊朗就其核計畫展開高層級直接談判;德黑蘭則說雙方...

日美去年軍演 模擬飛彈攻擊侵台共艦

日媒六日報導,日本與美國去年二月的軍事演習,模擬航空自衛隊戰機對侵略台灣的共軍軍艦進行飛彈攻擊,這是日美聯合演習首次針對...

韓大選民調 李在明大幅領先

南韓政府八日拍板六月三日為第廿一屆總統選舉投票日,有望角逐總統大位的各黨有力人選,這幾天也接連宣布參選、請辭公職。最新民...

美軍資源調度吃緊!印太軍備恐轉向中東 對中防線拉警報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國防部面臨資源調度失衡。多位國會官員表示,總統川普加強對葉門青年運動的空襲,五角大廈可能被迫動用部署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