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日本擁抱電子甲烷等人工燃料 朝綠能目標邁進

對日本大型公用事業來說,電子甲烷(e-methane)、合成氣(syngas)等實驗室製造的人工燃料,是邁向綠能的重要一步,也有望為造價數十億美元的既有化石燃料基礎設施延役。
彭博資訊報導,在上周大阪世博會的開幕活動上,電源開發公司、大阪瓦斯擘劃將這類替代燃料整合進現有系統的藍圖。他們主張,這項轉型,可在不損及既有管線與發電廠所提供的能源安全與穩定性下推進。
大阪瓦斯目前正於新潟興建一座電子甲烷工廠,預計到2030年,所供應的天然氣中將有1%由電子甲烷取代。東京瓦斯也有類似目標。日本經濟產業省則表示,至本世紀中葉,電子甲烷的替代比重最多可能提高至90%。
大阪瓦斯碳中和推動辦公室主任桑原洋介表示:「電子甲烷的美妙之處,在於我們能夠持續使用現有的天然氣基礎設施。」該公司在以永續為主軸的世博會上,展示了他們稱為「未來天然氣」的電子甲烷小型生產設施。
電子甲烷是一種經由化學反應合成的燃料,旨在複製傳統燃料的特性,並進一步提升補充便利性,同時降低對環境的汙染。
日本仍是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中最仰賴化石燃料的國家,低碳能源在能源組合的占比僅約三分之一。大型公用事業主張,受地形限制,日本難以部署大型太陽能與風力發電設施,至於因安全疑慮而長期停滯的核電,要提升其發電量仍需時日。
國際環境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竹內純子說,將替代燃料逐步整合進能源組合,是「去碳化的一種方式」。她說,透過現役電廠推動整合,也不致於對供電造成太大影響。
不過批評者認為,電子甲烷、合成氣成本高昂,且干擾對抗氣候變遷的進程,抗暖化步伐落後其他國家的日本,應該專注於朝再生能源轉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