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動盪」始見真情?英歐達成脫歐後最重大協議 重設雙邊關係

英國首相施凱爾(右)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      美聯社
英國首相施凱爾(右)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 美聯社

在美國川普政府掀起全球局勢動盪之際,英國歐盟19日達成協議,彼此取消一些貿易壁壘,並在國防事務方面合作,這是英國2020年脫離歐盟以來最重要的重新設定雙邊關係的協議。

英國首相施凱爾目前正在倫敦接待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等歐盟高階官員。倫敦當局定當地時間19日中午12時30分(台北時間19日晚間7時30分),舉行英歐協議記者會,正式宣布此協議。

根據彭博等外媒取得的協議草案,英、歐雙方已同意延長互惠漁權逾十年,至2038年,原先英方只希望延長四年,但在倫敦當局做出讓步後,未來可望達成食品與農業標準的協議,以取消大多數與歐盟之間的邊境檢查,同時也推進能源領域的合作。  

施凱爾領導的政府希望藉此降低貿易障礙,以提振低迷的經濟成長。英國若要推動與歐盟建立所謂「共同衛生與動植物檢疫區」(SPS),並就能源達成協議,勢必須動態調整國內相關規則,與歐盟保持一致的標準,並接受歐洲法院作為歐盟法律的最終裁決機構。

英國也將爭取重新加入歐盟的Erasmus+交換學生計畫,以及推動一項設有期限的青年簽證計畫。根據文件內容,青年簽證計畫「應確保提供專屬簽證途徑,並確保參與總人數雙方均可接受,這是歐盟的一大收穫」。

同一份草案還指出,歐盟則將移除障礙,允許英國旅客使用歐盟境內的電子通關閘門(e-gates),並設法放寬藝文工作者的跨境旅遊限制。

英國商業大臣雷諾茲說,「這對英國而言是個實質的獎勵」,「當前的協議存在巨大缺口,不僅在貿易領域,在安全方面也是如此」。

根據19日達成的防衛與安全協議,歐盟與英國將建立一個雙邊平台,以便在眾多領域展開協商與合作,包括情報分享、海事與太空安全。歐盟也承諾,將儘速研議讓英國參與聯合採購國防基金。

這份長達六頁的聯合聲明,將重申對烏克蘭抵抗俄羅斯侵略的支持。聲明指出,英國的外交與國防大臣將每半年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舉行政策對話。

聲明表示,英、歐雙方認同應與原籍國與中轉國合作,並防止難民非法橫英吉利海峽。施凱爾政府可望藉此削減右翼英國改革黨領袖法拉吉帶來的選舉壓力。

施凱爾上周曾表示,政府正與數個國家洽談,研議將庇護申請遭拒者遣返至當地。

風險諮詢機構Teneo的分析師則對此次協議是否能在貿易關係上帶來重大突破,抱持保留態度。

Teneo的地緣政治研究團隊在峰會前指出,高峰會的聲明很可能包含三個部分:「一部分是象徵性的,一部分實質內容薄弱,另一部分則是為未來更具體的合作鋪路。」  

Teneo表示,實質內容薄弱的部分預料將涵蓋一系列貿易宣示。儘管可能會有協議簡化英國出口業者面臨的繁瑣行政程序,但若英國並未重返單一市場,要實現重大改善仍是遙不可及。

英國 歐盟 施凱爾

延伸閱讀

施凱爾主持脫歐後首次英歐峰會 確立安全夥伴關係

美俄今晚10時通話!英德法搶先致電川普籲1事 本周是俄烏停火關鍵

當歐洲必須團結以求「戰略自主」:英國正在走回歐盟嗎?

英國首相施凱爾私宅遭縱火 警方逮捕1名男子

相關新聞

德國不再反核 歐盟核能立法有解

英國金融時報19日報導,德國已揚棄長期反對核能的立場。該報導說,德國中間偏右的梅爾茨政府本月上台,柏林此一政策轉變,是德...

德國之聲評論/印巴空戰是否會增強北京武統台灣的信心

印巴空戰是二戰後最大的一次空中戰鬥,雙方投入的戰機規模達120多架。然而,這次空戰的最大贏家居然是不在場的中國。原因是…

以總理內唐亞胡揚言將控制整個加薩 白宮拒評論:會讓川普自行回應

美國CNN報導,美國白宮在19日的記者會,拒絕對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稱將「控制整個加薩走廊」的言論進行評論。白宮發言人李維...

日農水大臣失言「沒買過米」惹眾怒 石破茂:身為任命者深感抱歉

日本正面臨30年來最嚴重的米荒、米價飆漲,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昨天在一場演講時竟說:「我沒買過米」,挨轟未能苦民所苦。日本...

丹麥外長會王毅 籲中國勿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

丹麥外交部長拉斯穆森(Lars Lokke Rasmussen)今天呼籲中國在台灣海峽「展現克制」、避免「單方面改變」現...

「川普動盪」始見真情?英歐達成脫歐後最重大協議 重設雙邊關係

在美國川普政府掀起全球局勢動盪之際,英國與歐盟19日達成協議,彼此取消一些貿易壁壘,並在國防事務方面合作,這是英國20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