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世界動盪…賴總統只靠倚美抗中 難帶台灣離險境

川普與普亭通話2小時:梵蒂岡有興趣主持俄烏和談

78歲翁暴衝釀15死傷 前一路口倒車擦撞後車 被質疑心虛加速逃

德國之聲評論/印巴空戰是否會增強北京武統台灣的信心

中國製的殲10戰機。 圖/德國之聲
中國製的殲10戰機。 圖/德國之聲

印巴空戰是二戰後最大的一次空中戰鬥,雙方投入的戰機規模達120多架。然而,這次空戰的最大贏家居然是不在場的中國。原因是,根據巴方的說法,其用中國製的殲10戰機和雷達預警系統擊落了印方6架戰機,包括3架先進的法製「陣風」。國際媒體的報導也證實了獲勝一方是巴基斯坦。那麼,中國出口武器的首次戰場勝利,是否會極大增強北京在解決台灣問題上對台動武的可能性,這是外界在目前兩岸緊張態勢下評估北京的對台戰略時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北京一直強調,它追求的是和平統一,但也從來沒有承諾放棄武力。然而,隨著台灣越來越走向獨立,和統遇到了越來越嚴峻的挑戰,更多的人,包括大陸內部民意認為,要統一台灣,就只能武統,和統喪失了可能性。北京當然了解兩岸這種情形,它不是不想武統,但也有很多顧慮,除了武統會引發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的制裁,最大的擔憂是武力攻台過程中代價太大,甚至有可能失敗。雖然兩岸軍力早已失衡,可台灣畢竟也有相當的戰力,而且還得到美國和西方軍事支持,即便不考慮美軍是否會介入台海作戰,解放軍要輕而易舉打敗台軍,就像一些高級將領所描繪的,三天時間拿下整個台灣島,似乎並不那麼容易。

這其中的一個變量因素,是解放軍在1979年後就沒打過仗,而1979年的懲越戰爭,是解放軍最後一次大規模作戰,然而,那次戰爭無論從解放軍的指揮體系還是武器來說,都很落後,對現代戰爭幾乎沒有什麼經驗幫助。隨著武器的升級換代,尤其是電子戰、信息戰的運用,現代戰爭更多的依賴武器,武器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中國軍工在過去十幾年雖然有一個大爆發,各種新型武器逐一亮相曝光,解放軍近年來也在強化各種軍演,包括渡海實戰演練,然而,再貼近的實戰軍演也只是軍演,比不上真實戰爭的復雜程度,在實戰軍演中性能良好的武器,是否在真實戰場也表現優良,不僅外界存疑,即便是中國軍方自己,亦沒有太大把握。因此,對北京來說,如若不得不對台動武,就必須考慮在新型武器裝備支撐下的解放軍的真實戰鬥力的水平如何。

被輕視的中國空軍

2024年,美國軍事網媒「WDMMA」曾發布世界空軍排名,美國和俄羅斯分列第一和第二,印度位居老三,中國居然排在印度之後為第四。WDMMA如此輕視中國空軍,可以說它「無知」或帶有「偏見」,但也顯示出西方對於中國軍力在沒有實戰檢驗的情況下的合理懷疑。這還可以從中國的武器出口佔全球市場的比例偏低,只有一些和中國友好的國家購買可見一斑,儘管中國宣稱其武器質優價廉。

正是這個意義上,此次印巴空戰,巴基斯坦用中國的殲-10CE戰機,發射中國研製的PL-15E中程空對空導彈,在100-160公里遠的超視距距離內,擊落了印度戰機。這是中國武器首次在真實戰場上,以硬碰硬的方式,打敗了西方武器,驗證了中國出口型戰機和系統性作戰能力對抗西方頂尖軍事裝備的可行性,從而為中國軍武走向世界做了一次最好的免費廣告宣傳。對北京來講,這場「中國武器系統」的勝利,來得是如此的恰到好處,因為北京剛剛在一場關稅戰中以「不跪」的姿態硬逼著美國將關稅調回原點;如今,在軍工武器和軍事戰力的競爭中,中國製武器和作戰體系又勝過法製武器和作戰體系,這怎不會極大提振北京對抗西方特別是美國的信心?

中低端vs.「四代半」

如前所述,由於未經戰時表現檢驗,長期來,軍事觀察家們常拿中國戰機同西方國家或俄製高端戰機對比,認為中國戰機技術尚未成熟、系統整合能力不足。但這次由殲-10CE戰機和地面雷達系統共同完成的「獵殺陣風」行動,顯然打破了這一偏見。法國「陣風」戰機屬於「四代半」的先進戰機,不僅在印度被視為空中優勢的象徵,也在西方體系中長期保持高評價;殲-10CE戰機卻被視為「中低端戰機代表」,此次能在作戰條件下壓制乃至擊落陣風,說明其機載雷達、數據鏈、導彈制導等綜合能力已具備體系作戰的水平,也間接表明中國對信息化戰爭的掌控力已大大提升。這實際不是單個機種,而是兩種不同的作戰體系的較量,用中國軍迷的話說,巴基斯坦採用中國的作戰理念和體系化作戰能力對印度進行了降維打擊,這亦是此次空戰引起全球軍界震驚和重視的原因。

中國的這一成功可以說並非偶然。外界一直低估了中國軍工和解放軍的實力。儘管解放軍腐敗不斷,近年更是爆發窩案,高級將領連接被查,一度讓外界懷疑會嚴重影響解放軍的整體戰力,甚至讓北京武統台灣變得不可能,然而,客觀評估,在習近平上台後推行的各種改革中,大多數都已爛尾,唯獨對解放軍的改造成效顯著,把解放軍的指揮和戰訓體系由原來的蘇聯模式改造成了美國模式。與此同時,北京也利用中國強大的工業能力和完整的產業鏈,大力發展軍工。近年來,中國空軍裝備的殲-20隱形戰機、海軍055型驅逐艦,以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構建出一整套「非西方體系」的作戰能力。這次印巴空戰,實質上是北京「出口軍武」對西方高端戰機體系的一次「實戰認證」,它可能成為北京由武器自信轉向戰略信心的重要節點。

印巴空戰帶來的強烈啟發

那麼,對未來可能的台海戰爭而言,這意味著什麼?如果說,北京之前對解放軍是否能夠打敗台軍,特別是抵禦美軍還不十分肯定,印巴空戰讓北京有理由相信,中國體系化軍武具備與西方裝備抗衡甚至壓制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空中平台與地面雷達聯動方面,正如一些軍事專家所言,形成了「強感知──快打擊」的模式,對未來若以「拒止戰略」圍繞台灣本島和外島構建空域封鎖、預警打擊、指揮鏈壓制,無疑具有強烈的啟發性。

在對台海作戰的評估中,解放軍的軍事實力的實戰表現、對西方武器系統的對抗能力、制電磁權與制空權的奪取能力,都扮演著決定性角色,經此一役,如果北京認為,一場精密籌劃、信息主導、電子戰先行的「短期速決戰」,在軍事上是可行的,那表明解放軍有能力以低成本、短時間、有限代價完成作戰任務,這顯然會大大提高北京發動武統的概率,尤其是在北京對和統絕望的背景下。

儘管印巴空戰增強了北京武統台灣的信心,但台灣和國際社會也不要太過憂慮,因為真正決定北京是否動武的,不是單純的軍事實力,而是政治需要。台海局勢的多邊結構、北京內部的政治穩定性、國際社會的戰略反應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戰爭是否能為中共政權帶來「可持續收益」,這些才是北京優先考量的因素。而在這些方面,印巴空戰就提供不了什麼參照。有鑑於北京全力應對美國的關稅戰,搞好經濟,未來二、三年,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不高,但如果賴清德在台獨路上狂奔,以及美國動用台灣牌來壓制中國,由印巴空戰帶給北京的軍武信心的增強,很有可能轉化成真實的台海戰爭。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志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

大進展 英歐重設雙邊關係 取消部分貿易壁壘 在國防事務方面展開合作

在美國川普政府掀起全球局勢動盪之際,英國與歐盟19日達成協議,彼此取消一些貿易壁壘,並在國防事務方面合作,這是英國202...

德國之聲評論/印巴空戰是否會增強北京武統台灣的信心

印巴空戰是二戰後最大的一次空中戰鬥,雙方投入的戰機規模達120多架。然而,這次空戰的最大贏家居然是不在場的中國。原因是…

以總理內唐亞胡揚言將控制整個加薩 白宮拒評論:會讓川普自行回應

美國CNN報導,美國白宮在19日的記者會,拒絕對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稱將「控制整個加薩走廊」的言論進行評論。白宮發言人李維...

日農水大臣失言「沒買過米」惹眾怒 石破茂:身為任命者深感抱歉

日本正面臨30年來最嚴重的米荒、米價飆漲,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昨天在一場演講時竟說:「我沒買過米」,挨轟未能苦民所苦。日本...

丹麥外長會王毅 籲中國勿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

丹麥外交部長拉斯穆森(Lars Lokke Rasmussen)今天呼籲中國在台灣海峽「展現克制」、避免「單方面改變」現...

「川普動盪」始見真情?英歐達成脫歐後最重大協議 重設雙邊關係

在美國川普政府掀起全球局勢動盪之際,英國與歐盟19日達成協議,彼此取消一些貿易壁壘,並在國防事務方面合作,這是英國20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