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再傳飛安事故!亞利桑那州機場2架飛機跑道相撞 至少1死

川普質疑美國國債真實性 網憂「賴帳」風險:恐拖累美債信用

為攻破高雄殺人魔心防 警用「這幾招」和他玩心理戰

只是穿內褲睡覺 女子竟感染變囊腫還多次住院

凱拉只是穿著平常的內褲睡覺,竟演變成感染住院多日。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凱拉只是穿著平常的內褲睡覺,竟演變成感染住院多日。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美國德州一名26歲的女子,某天像平常一樣穿著內褲睡覺,沒想到隔天睡醒卻感覺內褲勒住的地方異常疼痛。一開始女子還沒有多想,認為只是單純摩擦破皮,沒想到後來竟演變成巴氏腺囊腫,甚至必須住院治療。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26歲的女子凱拉(Kaela)在2024年3月被感染。她在受訪時表示,自己穿著「已經穿過100次」的內褲睡覺,沒想到會演變成嚴重感染。她一開始以為是磨擦造成破皮疼痛,但後來幾天傷口甚至出現灼熱感和水泡,她還開始發燒。

凱拉說那時不管坐或站都很痛,在家自行吃藥兩天後,她決定還是到醫院檢查。由於傷口在陰部右側,她在去醫院的路上痛到必須側躺,避免壓到傷口。後來醫生用超音波檢查,才發現她的私密處有一個4.8公分大的巴氏腺囊腫,白血球指數也顯示她被感染了。

巴氏腺位於女性會陰兩側,主要功能為在性交過程產生分泌物,讓性交過程順利。巴氏腺如果被細菌感染,就會導致腺體阻塞,裡面的分泌物累積造成腫大,於是變成了囊腫。

本來醫生告訴凱拉,如果囊腫沒有破,就可能要進行手術處理,幸好她住院第三天時,囊腫就自行破裂,可是沒想到這卻不是故事的結局。凱拉出院三個月後,熟悉的感覺又來了,她到醫院檢查,果然發現囊腫又再次復發。

不過這一次比前一次還要嚴重,她到好幾家不同的婦產科看診,卻始終沒有完全好起來。她在另一家醫院住了5天,後來又輾轉換了幾家醫院。最後她在某家醫院使用抗真菌藥物,她才真的徹底恢復,完全擺脫囊腫和感染。

凱拉說,經過這次事件後,她都不敢穿內褲睡覺,選擇讓身體「呼吸」。她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經歷,希望提醒所有女性注意私密處清潔。

內褲

延伸閱讀

抽中免費郵輪之旅卻衰染流感 他出遊一趟反虧150萬元

不接受女兒離世!英國媽推腐爛女屍上街 鄰居嚇壞:狂做惡夢

影/為愛流浪巴基斯坦 美33歲女追19歲網戀男友反遭拋棄滯留

女子午休睡醒突然認不得丈夫小孩 奇怪經歷被拍成紀錄片

相關新聞

影/女子喝酒後擦助曬劑在太陽下睡著 醒來照鏡子超傻眼

國外一名女子到釀酒的酒莊品酒,回到家後微醺的她抹上助曬劑曬太陽,結果不小心沉沉睡去,隔天醒來卻發現自己彷彿變成了黑白相間的「斑馬」,滿臉都是助曬劑沒抹均勻造成的色差。

只是穿內褲睡覺 女子竟感染變囊腫還多次住院

美國德州一名26歲的女子,某天像平常一樣穿著內褲睡覺,沒想到隔天睡醒卻感覺內褲勒住的地方異常疼痛。一開始女子還沒有多想,認為只是單純摩擦破皮,沒想到後來竟演變成巴氏腺囊腫,甚至必須住院治療。

不用衛生紙!全家六口共用毛巾擦屁股喊「更乾淨」:省錢又環保

對於台灣人而言,在上廁所後使用衛生紙清潔已經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了,近日卻有一位外國網友分享,稱她們家從不使用衛生紙,而是使用毛巾代替,引發網友熱議。

寡婦冒雨送餐獲邀上貨車避雨慘遭司機性侵 淫狼面臨監禁兼鞭刑

馬來西亞發生寡婦遭性侵的風化案。當地1名寡婦冒雨送餐給1名貨車司機,對方建議她進入車內避雨…

不育男混合父親精液!與妻誕子拒驗DNA 法官2原因准免測尋生父

想要孩子的不育夫妻,總會想盡辦望能生兒育女。英國1對夫妻因無法如願擁有自己親生骨肉,不育的人夫決定將自己和父親的精液混合,再注入妻子體內,結果妻子成功懷孕誕下1名男嬰,他們沒有進行DNA檢測,由人夫宣稱是孩子的父親。事件在5年後曝光,市議會循法律途徑要求進行進行親子鑑定,但被法庭駁回,法官認為一來市議會和測試結果「沒有任何利益關係」,二來始終那始終是別人家事,應有相關家庭作最終決定。

少年為刺激「戒指套陰莖」拔不掉 出動消防員一刀剪斷

一時貪玩為求刺激,終於玩出禍!馬來西亞有少年為尋求刺激,將戒指套在陰莖,可惜當他想脫下戒指時,卻發現戒指緊緊卡在陰莖,無法自行取下,只能到醫院求助,之後甚至驚動消防員到場,使用鐵剪花約10分鐘,才成功剪斷戒指。消防局事後將事件分享到網上,提醒大眾「戒指要戴在對的位置」,引來部份網友嘲笑少年,指對方陰莖粗度如同手指,才可以套得下戒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