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拚3份工也不做1份正職…Z世代為何瘋「微輪班」? 最新調查揭真相

摘要
1.因應高生活成本、升遷困難與延後退休潮,Z世代掀起「微輪班」熱:每天工時少於6小時、彈性接案或多重兼職。
2.AI助攻下,企業能大規模個人化排班,讓彈性工時成新常態。
3.此模式雖提升時間掌控力,卻也帶來勞工疲憊、產下滑能等問題,成為職場管理新挑戰。
隨著生活成本不斷上升,薪資卻停滯不前,人們被迫延後退休,年輕一代更難晉升到更高階職位。不少Z世代選擇主動出擊,不僅選擇同時為多個雇主工作,更透過「微輪班」(Micro-Shifts),在面對個人責任的同時,保持工作彈性。
人資管理系統公司Deputy最近發布的《大轉變:美國2025最新職場趨勢報告》(The Big Shift: US 2025)指出,微輪班是每天6小時或更短工時安排,以照顧家人、進修學習,或兼職其他工作。而在所有微輪班員工當中,有51.5%是Z世代。
現況:1/5勞工從事多份工作
短時數、高彈性已成企業留才標配
造成微輪班普及,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經濟壓力。在Deputy系統中,有五分之一勞工從事多份工作。《富比世》(Forbes)認為,這反映短時數、高彈性的班表不只是便利,而是必須。
其次是科技進展,使企業可提供大規模個人化排班,配合員工需求,AI在其中就發揮關鍵作用。
再者是以人力為主的服務需求提升,像是醫療服務、長照、餐旅業等需要人性化接觸的工作增加,特別是高收入家庭創造出更多穩定的職位,有別於傳統零工工作的不穩定性。
這些變化,為想要掌控時間的人開啟新道路。Deputy執行長馬汀采薇琪(Silvija Martincevic)表示,微輪班並非工作變少,而是更聰明工作,讓每一段微型工時都對員工和雇主更有效益,更可為美國經濟帶來5%~10%成長,約2.1兆美元(約合新台幣63.8兆元)的國內生產總額。
因此,她認為,願意擁抱微輪班制度的企業,將在吸引和留住人才上具有優勢。《財星》(Fortune)也指出,企業應該考慮提供財務保障、工作彈性,並對合約制工作抱持開放態度,強調公司對真誠、多元的承諾,才能吸引最傾向同時為多份工作效力的Z世代。
對Z世代而言,微輪班也會讓他們的職涯加值。技術職涯平台Dice總裁方斯沃斯(Paul Farnsworth)認為,隨著AI崛起,持續學習、隨時調整職涯方向,比以往都更重要,而微輪班的彈性,讓人們可在進修、探索不同技術領域和實際工作間取得平衡。
「多工模式」也伴隨副作用
勞工易疲憊、產能較低也更難管理
然而,這種多工模式,其實也伴隨陰暗面。薪資管理公司Paychex調查逾1000位美國勞工,發現身兼多職的勞工更容易感到疲憊、缺乏靈感,即便他們對自身工作、生活平衡略感滿意,但他們的生產力明顯較低,而且多數人表示,在其他職位會更健康。
另外,此報告受訪的200位經理人也指出,身兼多職的勞工留職時間短,學習速度、技能成長均緩慢,組織能力也不理想,而且難以融入公司文化,比傳統型態的員工更難管理。
然而,《衛報》(The Guardian)指出,身兼多職就是目前職場的新現實。因為若要負擔2025年的「美好生活」,對很多人而言,恐怕沒有任何選擇餘地了。
資料來源:《富比世》、雅虎財經、《衛報》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寧願拚三份工,也不做一份正職!Z世代為何瘋「微輪班」?最新調查揭真相》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