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塑「潮」玩 元泰竹藝社

【圖/文.台灣光華雜誌】
竹山鎮頂橫街上,有著復古手寫店招的「元泰竹藝社」,是夕陽產業華麗轉身。由於形象時髦,不少年輕人紛紛上門;也因合乎永續、減塑,讓重視環保精神的歐洲旅客慕名來此採買。
「是不是所有竹山人都會竹編啊?」
「我就不會啊!」
採訪是這麼開場的。打扮得時髦有型的林家宏,實在不是刻板印象中「工藝世家」的第三代。當過職業軍人、維修過戰機,學過設計,還開了家潮牌服飾店,一路走來身分多元的他,因為十年前家人的詢問,欣然回家接班。
搭上不塑的風潮崛起
面對著竹產業式微的竹山,沒受到「夕陽產業」想法束縛的他,積極地整合家人所累積的技術、人脈、資源。
竹牙刷,是元泰轉型後推出的第一個新產品,林家宏坦言,彼時雖然對於ESG、SDGs等永續發展觀念毫無概念,因為飯店業者的詢問,而嘗試投入開發。
推出後,卻因此吸引到主婦聯盟、荒野保護協會、綠色和平等民間組織的鼓勵,表達希望他能開發出一支能「100%可被環境分解」的牙刷。最後,他開發出以孟宗竹的竹柄加上馬毛的刷毛的牙刷。同年又從募資平台上推出竹吸管,慢慢打開品牌的知名度。
竹的異質、跨域狂想
竹藝品,難道一定得做得樸實、禪風嗎?脫胎換骨、2.0版本的元泰,寫滿了林家宏不受刻板印象束縛的另類基因。
「跨領域、異材質」,是林家宏開發新產品的心法。
常被做得刻意古樸的竹杯,被噴上皮革質感的酒紅、愛馬仕橘、戶外風的軍綠等亮麗顏色,搭配上美軍傘繩,以及轉化自露營的營繩調節片的把手,並雷雕刻上饒富台灣意象的黑熊、帝雉、石虎、合歡山暗空公園等圖案。
還有向Asahi啤酒致敬的竹酒杯,不管是維妙維肖的造型,精細的雷雕與雲母噴砂的閃亮質感,竹藝品居然可以細工如此,讓人眼睛一亮。
他將祖母曾經開發製作的耳掏,重新改良設計,推出可以收納的新款。
專注品質,口碑行銷
雖然目前販售的產品不算多樣,林家宏倒是針對品質做了一番要求。
率先推出的竹牙刷,已走向規格化、自動化量產,有著工業生產的精準,但兼具不輸塑膠製品的溫潤質感。
必須經過手工反覆打磨、削切、噴漆等12道工序的竹杯,則有著瑩潤的手感以及飽滿的色彩。
坦言並沒有花太多經費在品牌行銷上的他說,最好的行銷,就是不需太多說明,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好品質。
從開在車庫裡頭、專門生產棒針的家庭工廠,到擴大為有十名員工的「竹藝界潮牌」。還登上了日本戶外時尚雜誌《Go Out》,並進軍日本、新馬、英國、瑞士、加拿大的戶外用品店、選品店。
不少關注永續環保議題的藝人主動宣傳,外交官採用當作餽贈外國貴賓的伴手,雲品酒店、日本新潟的民宿「里山十帖」也長期合作採用。
誰說竹產業早已日薄西山?當竹藝品再次以現代的形象進入日常,元泰證明了,傳統工藝仍有很多可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