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微醺夜 總有屬於你的祕密角落

【圖/文.台灣光華雜誌】

你不一定嗜酒如命,也不一定是雞尾酒的愛好者。但是,你一定有和朋友聚會或和自己獨處的需求。

在台北,有著不少能滿足此類需求的酒吧。不管你尋求的是熱鬧喧騰,又或偏好隱密安靜,還是期待能像回家一樣的自在溫馨,都可以找到合乎個人需求的祕密角落。

在眾類型酒吧當中,雞尾酒酒吧近年更屢成鎂光燈下的焦點。舉凡多家台灣店家連年入榜「亞洲50大酒吧」(Asia’s 50 Best Bars);被調酒師視為職涯桂冠,也是台灣從第一年開始即受邀共襄盛舉的「World Class世界頂尖調酒師大賽」,不斷創造話題,也捧紅許多明星調酒師。種種原因,都讓雞尾酒酒吧蔚為潮流。

風格以細膩見長的Liowl,店內沒有酒吧常見的酒牆,下午造訪,猶如走入咖啡館。
風格以細膩見長的Liowl,店內沒有酒吧常見的酒牆,下午造訪,猶如走入咖啡館。

跟著內行人跑吧

酒過三巡,始有酣意,對於雞尾酒愛好者來說,一晚動輒造訪三家以上酒吧來跑吧(bar hopping),才能真正體驗到酒吧文化的精髓。

為了稍稍體驗台北酒吧面貌,我們的引路人,是由北南漂,在高雄開設精緻雞尾酒酒吧Maltail的劉奎麟。是日午後,跟著他的步伐,我們踏入台北酒吧的熱區、信義安和捷運站一帶。

由調酒師陳品汎(Pin)所開設的Liowl是第一站。就在大馬路旁的靜巷的店面,落地窗白色紗簾半掩,只看得到一片乾淨紅磚牆以及職人專注工作的身影,入內後,是僅有約十席的小店。

下午旋即營業,精巧細緻的裝潢,清爽俐落的調酒,加上穿梭席間的店貓,在在散發出女性業主特有的細膩,被劉奎麟稱非主流店家的Liowl,也以滿席證明了消費者的喜愛。

傍晚,我們移步往鄰近、被熟客簡稱為「冰箱」的The Fridge bar。店家就藏在一家三明治店的後頭,推開猶如冰箱一般的厚重暗門,是別有洞天的另一世界。

像這樣具有隱密感,抑或店中店,帶有地下酒吧氛圍的店家,被稱為「speakeasy bar」,是1920年代美國禁酒令下誕生的產物。於今來看,則成為氛圍感強烈的空間體驗,而冰箱店內的昏暗燈光、復古裝潢,以及身著老派制服的調酒師,更呼應著speakeasy的傳統。

這裡的酒不俗,但吸引人的還有食物,由於酒吧與前頭的餐廳共用廚房,餐點水準之高,也為停駐此刻的時光增色不少。

從大學開始對調酒文化感興趣的劉奎麟,連英文名字都刻意取叫Tonic(通寧水,調酒常用的軟性飲料,成分含有「奎寧」,與他的名字讀音相近)。
從大學開始對調酒文化感興趣的劉奎麟,連英文名字都刻意取叫Tonic(通寧水,調酒常用的軟性飲料,成分含有「奎寧」,與他的名字讀音相近)。

快速崛起的當代雞尾酒文化

台北酒吧正逢戰國時代,不同店家,風格、類型各有勝場,呼應著小眾、分眾化時代的到來。但誰料得到,千禧年之際,現代雞尾酒的概念才剛誕生。2000~2010年間,雞尾酒酒吧才陸續在台灣萌芽;2010年左右,才爆發成為顯學。

「由於台灣並沒有像英國、德國,有著深厚的啤酒文化,台灣對外來文化態度一向開放,比起新加坡、香港,甚至成為亞洲第一批更早接受當代雞尾酒文化的國家。」劉奎麟說。

當年的先行者,包括了老字號的Barcode酒吧,積極援引國際資源到台灣,也培育、催生出許多後來的雞尾酒店家,如以汲飲調酒聞名,兩次入選亞洲50大酒吧,已在香港、韓國、新加坡都有分店的Draft Land,創辦人鄒斯傑即出身於此。

以及業界尊稱「王老師」的王靈安,擁有美國調酒執照的他,回台後,成為洋酒品牌大使,同樣把雞尾酒文化帶入台灣市場,他在2008年開設的Trio,至今屹立不搖,「都是職人精神。」劉奎麟欽佩地說。

縱然只有發展短短的十年多時間,伴隨著社群媒體時代的傳播,就像fine dining的風潮,雞尾酒酒吧在台灣迅速地開枝散葉。

質量均佳的台灣雞尾酒

劉奎麟觀察,台灣消費市場有幾個特點:對新文化相當開放,地理位置介於東亞地區的輻輳,國際資訊傳播便捷,國內幅員不大,業界資訊流通快速。

並且,台灣社會貧富差距並不算大,中產階級厚實,品味、興趣大多相近,使得市場上有足夠的經濟水平可以支撐起商業發展,尤其在白領最多的大台北地區,雞尾酒酒吧林立,更可謂理所當然。

而相較諸鄰國,台灣餐飲的入門門檻,包括人力、租金都較低廉,「試錯成本比較低。」台灣又是餐飲業蓬勃發展的國家,多方因素加乘,催使不少年輕人勇於開店圓夢。

總是頻繁奔走在各國的劉奎麟以相鄰的國際市場作比。日本的雞尾酒文化引入甚早,至今早已超過百年,風格自成一派,在經典雞尾酒上著墨甚深,但因為包袱較重,對於現代雞尾酒文化的接納速度反而較慢。鄰近的香港,雞尾酒文化亦相當蓬勃,但酒吧熱區主要集中在中環,其餘如九龍、尖沙咀地區,僅有罕見店家。種族多元的新加坡,雞尾酒酒吧主要仰賴西方消費者,酒吧數量密度雖然高,但因客群單一,風格較為類似。

總的來說,受惠於產業的活絡,以及年輕新血樂於投入,台灣雞尾酒文化饒富活力,加上市場激烈的汰換與競爭機制,促使台灣調酒師的水準優異,也因台灣向來擅於接納,也擅於融貫異質素材,如近年已不罕見的茶、馬告、蜜餞、肉乾、米酒、高粱酒等元素,常能在創意調飲中發現,總得說來,台灣雞尾酒酒吧的質高、量高、多元性高。

PaperPlane創辦人涂立青。
PaperPlane創辦人涂立青。

台北小酌熱區

也由於雞尾酒市場的瞬息萬變,每隔三到五年,就會歷經重大變革,然而,隨著技法、材料開始進入瓶頸,取經西餐的液態氮、舒肥、泡沫、澄清等伎倆,也不再讓消費者感到新鮮。疫後,店家除了必須維持基本的餐飲服務水平,「還必須提供明確的主題或附加價值,才能吸引到消費者。」劉奎麟說。

「PaperPlane」是酒吧圈具有公信力的跑吧指南,創辦人涂立青信手拈來舉例台北幾家酒吧,如下午即開門營業的Liowl,開到深夜4點的Public House,夾帶原住民風格的三藩市Some Fun,把夜市小吃放到調酒中的Bar Pine松,擅長茶調酒的tei by O’BOND,主打經典雞尾酒的無WU,專攻發酵的Futura by TPH,提供無酒精雞尾酒的一時無酉等等,都是近年的話題店。

涂立青也分享,台北有幾個酒吧熱區,風格也略有異同。

毗鄰百貨與影城之間的松壽路,鄰近巷子聚集了約莫20家酒吧,是年輕人尤其喜愛的集散地,當中包括了知名的Fake Sober、Sleep No More,供應以啤酒為基底的汲飲調酒,人們恣意群聚,站在街邊立飲的氛圍,就有如縮小版的香港蘭桂坊。

若想在品飲的風味、餐點、氛圍上更上層樓,可以前往東區、捷運信義安和及六張犁。東區的指標店,不能不提七次入選亞洲50大酒吧的Indulge Bistro。捷運信義安和站一帶的酒吧,有最享富盛名的Public House、一位難求的無WU。

至於因市場外溢,後來興起的六張犁一帶,則有Public House二店的Futura by TPH、Mad:men、銀波Silver Lining等名店。

酒吧選擇琳琅,但涂立青提供簡單的準則:如果要從傍晚開始跑吧,第一家,可以先從餐點表現較佳的店家開始;第二家可就自己感興趣的店家隨喜好任選;第三家,則建議前往營業時間到較晚的店。

想在台北微醺,缺的絕不是選擇,是不夠長的夜。

台北酒吧又一章 條通,華燈初上

台北的「條通」,是特別的存在。條通,有酒吧,但也不是只有酒吧。條通是匯集了日式各類型酒吧的娛樂地,也是針對旅台日本人打造的心靈故鄉。而自從電視劇《華燈初上》播出以後,原本總讓人覺得幽深隱晦的條通,才漸漸揭開神祕面紗。

聚集許多日式酒吧、居酒屋的條通,能讓人一秒切換,猶如來到日本。
聚集許多日式酒吧、居酒屋的條通,能讓人一秒切換,猶如來到日本。

台北小日本區

「在台灣,沒有第二個地方,有著像條通酒吧一樣的密度。」我們的引路人,是廣告人、同時也是酒吧「萬華世界下午酒場」的創辦人李政道。

儼然可被稱「最了解條通的台灣客人」的他,為我們娓娓道來。所謂條通,即台北中山區市民大道、中山北路、南京東路、新生北路環繞的街廓,又依巷弄排列,稱之為一條通、二條通……到九條通。

而「條通」,其實源自日文對街巷的稱呼,這一稱呼,也可見這裡的歷史淵源了。李政道考察歷史,他說,條通最早由大正街所開始,而後逐步轉身為聚集日本官員宿舍的大正町,戰後約莫在1980年代,演替成為日式酒吧、餐飲店聚集的地方,如今的條通,約莫有70家店,包括以鰻魚飯聞名的肥前屋,以及在《華燈初上》中露臉的卡拉OK酒吧「名度」,執業超過40年的日式酒吧「藤」,受到日本觀光客喜愛的台菜名店如雞家莊、梅子、青葉、吳師大眾飯店,也在這有一席之地。

堪稱最懂條通的台灣客人李政道。
堪稱最懂條通的台灣客人李政道。

喝懂條通酒吧的精髓

熟門熟路的李政道說,條通的酒吧有幾大特色:為了讓長期旅台日人能有一秒回到故鄉的感覺,條通的店,不論業主是台灣人或日本人,多會遵守這裡的潛規則。店內不論溝通、菜單,都以日文為主;店家類型也承襲自日本,除了大宗的居酒屋,也有媽媽桑招呼的Snack bar(スナック),有卡拉OK吧,或是提供雞尾酒的酒吧等等。

然而,客人鍾愛哪一家?在店家脾性不一的條通,李政道說:「是酒吧、居酒屋在挑客人,不是客人挑酒吧。」

有不接待三人以上客人、不能擦香水、講話音量務必控制,龜毛無比的精緻雞尾酒酒吧,但憑著職人手藝,仍虜獲了一群死忠客人。也有裝潢簡單到幾乎可稱沒有裝潢的隱密小店,但歸功於媽媽桑的靈活手腕,溫馨的氛圍,讓日本人絡繹不絕,視為第二個家。也有從擺放著熟客寄酒的巨大酒牆,就看得出年紀的老店,但對外始終標榜預約制,意味著:「如果你不懂這裡的規矩,只好請你離開。」

至於所謂雞尾酒愛好者動輒展開的「跑吧」,李政道說,按照日本人喝酒的常例,一晚連訪三家,也是常見之事。慣例是,一進門,先向店家打聲招呼,無論如何先點杯啤酒,菜單隨後就到,一邊喝酒聊天,一邊慢慢點菜。

不論你是朋友聚會、還是商務客,必定能在條通,享受到私密且愉悅的飲酒時光,猶如重現日本居酒屋況味,原汁原味地的生啤、沙瓦、Highball,搭配坊間罕見,各家精研的手路菜,好比萬次郎的熟成鯖魚、木村屋的黏稠三重奏、よりみち繞遠路的拿坡里義大利麵、名度的烤魷魚絲……耳邊還可能縈繞著精準可比原唱的日式演歌。一時之間,竟讓人迷惑,這是在台灣?還是日本?

在這融混了台灣與日本兩國文化,因而誕生的老派溫柔鄉,夜越深,越顯其魅力。

紛雜同時也饒富生氣的台灣街景,散發出台灣特有的感性魅力。(莊坤儒攝,蕭郢岑設計)
紛雜同時也饒富生氣的台灣街景,散發出台灣特有的感性魅力。(莊坤儒攝,蕭郢岑設計)

延伸閱讀

2025「亞洲最佳50酒吧」公布 台灣「Vender」等4家闖入前50強

酒吧摸大腿…賀升職聚會被控非禮女同事 香港警司遭停職

最大星巴克、博客來書店長相曝光 DREAM PLAZA內部空間進駐品牌搶先看

辦公室變酒吧、還可穿睡衣上班…他曝公司荒唐福利 網:根本天堂

相關新聞

可頌的100種可能 可頌的台灣味

來到台灣,除了珍珠奶茶、小籠包,請不要錯過可頌。有理念的烘焙師傅和創業者玩轉可頌的造型與風味,不僅有經典法式新月型的可頌,也有勇於嘗試加入台灣道地食材和新潮吃法的可頌。 台灣「可頌潮」讓你看到台灣美食的豐富、多元,也讓可頌迷重新定義何為完美可頌!

台北微醺夜 總有屬於你的祕密角落

你不一定嗜酒如命,也不一定是雞尾酒的愛好者。但是,你一定有和朋友聚會或和自己獨處的需求。 在台北,有著不少能滿足此類需求的酒吧。不管你尋求的是熱鬧喧騰,又或偏好隱密安靜,還是期待能像回家一樣的自在溫馨,都可以找到合乎個人需求的祕密角落。

灰白之間 洗石子建築的當代風情

到訪台灣人或外國朋友都愛逛的台北迪化街,除了體驗熱鬧的南北貨市集和感受當中的人情氛圍外,街廓裡逾百年的建築風情,不同時期的風格揉雜交融,是讓人移不開眼的亮點。而當中附在外牆、灰白色澤的洗石子,是街區裡安靜沉穩的存在,它被妝點在紅磚間,成為街屋牌樓洋風立面的裝飾,或與磚構造水乳交融,說洗石子構造是最富台灣味的建築特色之一,似乎不為過。

時代的容顏-壓花玻璃 窗台上剔透的台灣風景

近來在網路上討論熱絡的「台灣感性」,有人形容是清新且充滿學生感的調色,有人說是懷舊、溫暖、帶點隨性、復古的氛圍,當中的主題不離老屋、紅磚、鐵窗花、街景,還有一定不可或缺的海棠花壓花玻璃,共築了那曖昧又難以明確言說的「台灣感性」。

台灣,怎樣感性? 讀懂台式街巷的日常敘事美學

「台灣感性」(대만감성),是韓國人旅行台灣時,為台灣街景下的註解。 所指涉的對象,多數不脫屋齡動輒四、五十年起跳的老公寓,綠意盎然的植栽,同時夾帶著斑斕駁雜的霓虹店招,偶見停放街邊的摩托車、汽車,穿插公園綠地、中小學校園,搭配行道樹綠蔭鬱鬱蔥蔥,偶有可見天橋、平交道……。 他們說,這樣的風景,可愛、懷舊、放鬆、自在。

綠金發光的三支箭 台灣之光──毛豆

日本東京都、美國加州超市的貨架上,買得到產地標示「台灣」的毛豆,鮮綠的豆莢,Q彈的豆仁吃得到甜味之餘,還有著回甘的滋味。 台灣毛豆外銷日本、美國,長期以來維持高端市場的不敗地位,這是因為政府、豆農與加工廠發展出的三支箭,三箭合力,讓台灣毛豆持盈保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