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稱俄羅斯1原因在和談中有優勢 相信普亭也想停戰

陳怡君重開羈押庭 地院前雙手合十哽咽:拜託大家相信我清白

不僅涉詐助理費!林岱樺遭搜索「替寺廟索要捐款」供養住持也被帶回

2024年人工智慧創投現況及未來趨勢

2024年,全球人工智慧(AI)產業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高峰,投資規模、企業估值及技術應用的廣度均創下新紀錄。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2024年,全球人工智慧(AI)產業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高峰,投資規模、企業估值及技術應用的廣度均創下新紀錄。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24年,全球人工智慧(AI)產業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高峰,投資規模、企業估值及技術應用的廣度均創下新紀錄。隨著生成式AI的蓬勃發展,投資者的資金不僅集中於大型AI公司,也開始湧向AI基礎設施建設,使得AI產業的競爭從應用層延伸到計算資源和晶片技術領域。在這樣的背景下,AI獨角獸的數量激增,但多數仍處於商業模式驗證階段,表現出高估值與低商業成熟度並存的現象。同時,AI企業的併購活動依舊活躍,歐洲市場更是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動能,為AI的全球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

圖1. 年度股權融資和交易;“State of AI, Global | 2024 recap” ,CB Insights
圖1. 年度股權融資和交易;“State of AI, Global | 2024 recap” ,CB Insights

據CB Insights 的 “State of AI, Global | 2024 recap” 報告(下稱《報告》)資料顯示,在投資方面,2024年全球AI相關企業共獲得1,004億美元的投資,為歷史上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較前一年有顯著增長。投資的主要驅動力來自於13筆超過10億美元的巨額交易,顯示市場對 AI 技術的發展抱持高度期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大型投資並非平均分布在所有的AI領域。相較於過去AI在金融科技、數位健康、零售等特定產業的應用,如今投資者更傾向於支持AI基礎設施與通用技術的開發,顯示AI產業的投資結構正在發生轉變。

以2024年的數據來看,AI 產業的早期投資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其中74% 的交易發生在早期階段,顯示出投資者仍然願意在尚未成熟的AI技術中尋找未來的獲利機會,而非僅專注於已經驗證過的商業模式。

生成式 AI 方興未艾

生成式AI依舊是市場的核心焦點,從OpenAI及xAI 的融資規模即可見一斑。OpenAI 於2024年獲得66億美元投資,估值達到1,570億美元,穩坐AI領域的龍頭地位。與此同時,由Elon Musk領導的xAI也獲得6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估值達到500億美元,這顯示出市場對生成式AI的關注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除了這些領先企業之外,AI相關基礎設施的發展亦成為投資人新的關注重點。根據《報告》,2024年最大筆的交易中,有4筆來自AI基礎設施企業,這意味著市場不僅關注AI的應用場景,也開始投入大量資金來支援AI模型的訓練與運行,這也與當前AI發展所需的大量計算資源密不可分。

圖2. 美國2024 年第 4 季前10大頂級股權交易;“State of AI, Global | 2024 recap” ,CB Insights
圖2. 美國2024 年第 4 季前10大頂級股權交易;“State of AI, Global | 2024 recap” ,CB Insights

AI 獨角獸與市場成熟度

AI獨角獸的誕生速度在2024年大幅提升,全年新增32家AI獨角獸,占所有新獨角獸的50%,顯示AI產業的投資熱潮仍未減退。然而,這些AI獨角獸的商業成熟度仍然相對較低,數據顯示,34%的AI獨角獸處於「初步開發」階段,僅有3%達到「規模化營運」階段,這代表著目前AI產業的估值更多來自於技術的潛力,而非現階段穩定的商業模式。

與傳統科技獨角獸相比,AI企業達到10億美元估值的速度顯著加快,AI企業的平均估值成長時間為2年,遠低於非AI企業的9年,這顯示AI產業的成長動能極為強勁,但同時也可能有潛藏風險,因為許多AI企業的商業模式仍未完全確立,能否在未來持續獲利仍有待觀察。

AI併購趨勢

《報告》指出,AI 產業的併購活動在2024年依舊活躍,全年共發生384筆AI相關併購交易,幾乎與2023年的397筆持平。值得關注的是,歐洲市場的AI企業併購交易數量達到了136筆,較前一年增長了7%,顯示該地區AI企業的影響力正在快速提升。

從交易規模來看,AI企業的併購案不乏高價收購案例,其中以色列的一家AI公司以13億美元出售給Permira,而NVIDIA也斥資7億美元收購另一家以色列AI公司,此外,AMD亦以6.55億美元收購了芬蘭的一家AI企業。這些大型併購案顯示,AI技術已經成為大型科技公司爭相佈局的戰略重點,這些企業不僅希望透過併購來獲取AI技術,也希望進一步鞏固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AI基礎設施與未來展望

AI基礎設施的投資在2024年迎來了一波高峰,這與AI技術本身的高運算需求密切相關。AI模型的訓練與應用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因此AI基礎設施的發展成為投資者的新關注點。像是Databricks獲得100億美元投資,估值達620億美元,成為AI資料處理領域的重要企業。此外,Tenstorrent作為AI晶片開發公司,獲得6.93 億美元的融資,顯示AI產業的發展已經不僅限於軟體層面,也延伸至硬體與計算架構領域。隨著 AI 模型規模的不斷擴大,對高效能AI晶片與計算基礎設施的需求將持續提升,未來AI產業的競爭格局將不僅僅局限於軟體開發,而是涉及更廣泛的技術生態系統。

2024年的AI產業發展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無論是投資金額、併購活動,還是新創企業的崛起,都顯示AI已成為全球科技領域的核心焦點。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AI企業的估值與投資規模不斷攀升,但多數企業的商業模式仍處於驗證階段,許多新創公司尚未形成穩定的獲利能力。未來AI產業的發展將取決於這些企業能否成功將技術轉化為實際的商業應用,並且在市場競爭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隨著AI基礎設施的進一步發展,AI企業的技術能力與商業化能力將成為決定其能否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而投資者也將更加關注AI企業的長期發展潛力,而非短期內的估值增長。在未來幾年,AI產業的發展方向將更加聚焦於技術落地、計算資源優化以及產業應用的擴展,這將決定AI能否真正改變世界,並成為科技發展的新引擎。

資料來源:“State of AI, Global | 2024 recap” ,CB Insights

作者:李淑蓮
現任:北美智權報總編輯
學歷: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北美智權報主編

半導體科技雜誌(SST-Taiwan)總編輯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總編輯

日本電波新聞 (Dempa Shinbun) 駐海外記者

日經亞洲電子雜誌 (台灣版) 編輯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74期;歡迎加入《北美智權報》獨立網站會員,或使用訂閱系統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延伸閱讀

失智症檢測不及格!較老的AI模型 表現出認知受損跡象

中逾15家央國企擁抱DeepSeek 專家不喜反憂:有副作用

奧特曼自爆「怕OpenAI輸、壓力大」 DeepSeek竟建議這麼做

拒馬斯克收購 奧特曼:OpenAI盼合作中國 這很重要

相關新聞

2025年AI領域掀波瀾:DeepSeek的衝擊與影響

DeepSeek最新推出的R1模型,訴求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方式,提供ChatGPT等模型的替代方案,在高科技圈掀起一股熱潮,更曾讓輝達(Nvidia)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近6,000億美元。過去普遍認為,要打造出強大的AI模型,就必須投入數百億美元購買運算設備,DeepSeek的異軍突起,打破了AI模型開發遙不可及的既定觀念。

2024年全球非專利實施實體(NPE)訴訟趨勢分析

近年來,全球專利訴訟的趨勢持續變化,尤其是非專利實施實體(NON-PRACTICING ENTITIES, NPES) 的活動模式更是備受關注。這類實體企業擁有專利但不直接生產或銷售產品,而是透過授權或訴訟來獲利,因此,它們的行為不僅影響企業的專利管理策略,也對司法體系、技術發展與市場競爭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Core Wireless v. Apple 案留下的疑問:標準必要專利最佳宣告時機為何?

CAFC認為2018年CORE WIRELESS V. APPLE 案[1]的主要爭議在於NOKIA是否因為延遲宣告而獲得不公平利益? 此案在2019年更審時地院採納APPLE專家意見,認為如果NOKIA的宣告沒有被延遲,有可能系爭專利所對應的技術就不會被GPRS標準所涵蓋。筆者想探討此案是否有影響到主要5G SEP持有者的宣告時機?

5G標準必要專利競賽現況與發展趨勢

LEXISNEXIS於2025年1月發佈了《誰是5G專利競賽的領頭羊?》的報告(下稱《報告》)。目前5G 專利競賽顯示出激烈的全球競爭態勢,各國及各大廠商均投入大量資源爭奪技術領導地位。5G 技術的發展不僅影響行動通訊,還涵蓋物聯網(IOT)、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製造等多個領域,使得標準必要專利(SEP)的價值與影響力與日俱增。筆者將就《報告》內容,深入探討 5G 專利競賽的主要趨勢、關鍵競爭者、專利數據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專利師公會的使命與銳變:專訪新任理事長秦建譜

智慧財產權已成為全球競爭的關鍵資本,專利更是技術創新與市場優勢的核心資源。在台灣這個科技產業密集的國家,專利佈局與智財管理不僅影響企業競爭力,更與國家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然而,隨著國際競爭加劇、科技發展迅猛、專利審查挑戰增加,專利師的角色與責任也正在轉變。如何提升專利師的專業地位?如何協助企業佈局全球專利市場?如何應對新興技術帶來的智財變革?《北美智權報》特地專訪新任專利師公會理事長秦建譜,深入探討專利師公會的未來發展方向、專利師角色定位、以及台灣智財權領域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025智慧健康產品新趨勢:AI於數位健康領域持續深化

2025年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且隨著壽命延長,人口的年齡結構將進一步高齡化,對醫療照護的需求隨之攀升。資策會MIC觀察2025年智慧健康產品新趨勢,從健康管理到數位療法,都朝向全方位、全天候、連續型管理與促進健康的方向發展,人工智慧(AI)也在健康、醫療、照護三大領域,持續推出嶄新產品與深化應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