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亞洲生技大展》2025 BIO ASIA 展出亮點:廠商篇

攝影:北美智權報/吳碧娥
攝影:北美智權報/吳碧娥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台灣生技年度盛事2025亞洲生技大展順利落幕,今年展覽規模再創新高,參展攤位數逾2,200個,顯示生技產業界對亞洲生技大展的重視程度。《北美智權報》特地走訪今年展會中獨具特色的參展廠商,將從385期帶來一系列的報導,期待台灣的新創技術和最新趨勢,能被更多人看見。

陞醫生技:獨家專利生化脈衝誘導技術

2020年成立的陞醫生技,專注於生化脈衝外泌體的專利技術,根據需求調整誘導細胞方式,改變外泌體具體功效,生產高純度、高質量的誘導型生化脈衝外泌體及相關產品,並應用於生技製藥、頭皮護理及醫美等領域。團隊投入大量研發能量,並建置了符合GMP標準的研發製造實驗室,自主研發專利生化脈衝技術,部分產品已大量生產並持續與醫療機構及醫學大學合作進行臨床與功效實驗,成效卓著。

圖1. 陞醫生技董事長謝儒生介紹生化脈衝外泌體的專利技術;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圖1. 陞醫生技董事長謝儒生介紹生化脈衝外泌體的專利技術;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陞醫生技專注於「生化脈衝」的專利技術,根據需求調整誘導細胞方式,改變外泌體具體功效,生產高純度、高質量的誘導型生化脈衝外泌體及相關產品,並應用於生技製藥、頭皮護理及醫美等領域。團隊投入大量研發能量,自主研發專利生化脈衝技術,部分產品已大量生產並持續與醫療機構及醫學大學合作進行臨床與功效實驗,成效卓著。

陞醫生技董事長謝儒生指出,在2025亞洲生技大展中,陞醫生技呈現對應不同功能需求的外泌體新技術,包括美容育髮、各種病症需求的靶向型外泌體,除了有國際發明專利的Bio-Pulsed生化脈衝技術,不僅其 ExoGiov® 外泌體,在美容育髮領域擁有SGS臨床功效評估實證功效,陞醫生技更研發出有多種外泌體,能靶向對應各種疾病,其功效為一般外泌體5~20倍。謝儒生呼籲品牌業者及代工廠夥伴共同探討合作契機,也誠摯邀請研究機構及醫療機構共同加入,攜手進行研發合作,CDMO代工製造、並拓展臨床與臨床前研究,加速將創新科技帶入市場。

拜寧騰能生技集團:3DM整合製造打造一站式服務

在今年亞洲生技大展中,除了發表多項獨家功能性原料,並展出幹細胞與外泌體應用技術。拜寧騰能生技擁有3DM整合製造能力(IDM + OEM + ODM),從配方設計、原料挑選、劑型開發到包裝設計,全程皆可依客戶需求量身打造,協助品牌快速建立產品線並提升市場競爭力。拜寧騰能生技集團執行長陳禧瑩指出,拜寧騰能核心產品涵蓋機能性健康食品、益生菌、植物萃取補充品與化妝保養品,並結合多項專利技術與科研成果,保障產品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拜寧騰能擁有先進的ISO、TAF多項認證,確保產品製造符合國際品質標準。透過完整的技術支援與彈性的製造流程,公司是產品供應商,也是品牌背後的創新推手,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具市場潛力的解決方案。拜寧騰能以研發驅動成長,致力於打造以科學為本、健康導向的全方位服務平台,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兼具品質與價值的產品。

圖2. 拜寧騰能生技集團執行長陳禧瑩(圖右)與泰美緹康生技研發長孫舜國共同展示創新的研發成果;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圖2. 拜寧騰能生技集團執行長陳禧瑩(圖右)與泰美緹康生技研發長孫舜國共同展示創新的研發成果;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集團內的泰美緹康生醫,自2020 年成立至今,專注於再生醫學領域與細胞新藥技術研發,積極推展與學術界合作與國際市場布局。泰美緹康生技研發長孫舜國表示,泰美緹康專注於細胞新藥開發,尤其聚焦於間質幹細胞、免疫細胞製劑與外泌體(exosome)應用技術研發與製程開發,2021年與花蓮慈濟醫院簽署產學合作計畫,雙方共同合作開發「嗅鞘幹細胞治療腦中風及脊髓損傷新藥」,並以慈濟醫院在幹細胞臨床試驗與品管技術為基礎,成立東部再生醫療產學共同研發平台。展望未來,泰美緹康生醫將以細胞醫學為核心、臨床應用為驗證,持續建構完整的細胞治療技術平台,結合產官學研資源,實現療效與品質兼備的新藥方案。

精拓生技:「替身醫療」聚焦癌症個人化精準醫學

癌癌症治療是一場漫長而艱難的旅程,精拓生技希望透過不同的創新技術,將癌症轉為可管理的慢性病,陪伴病患一路對抗癌症。精拓生技提供超越傳統基因檢測的精準醫療服務、提供不僅僅廣泛型的基因檢測,還包括腫瘤類器官(替身醫療),讓個人化治療更精準有效,並透過循環腫瘤細胞(CTC)追蹤技術,即時監測治療成效。精拓生技與醫師攜手,協助每位患者在這場戰役中,做出最明智的選擇,讓治療更有效率。

精拓生技執行長陳柏翰因為父親罹患癌症,在陪伴治療的過程中,發現癌症藥物治療的精準度仍有許多改進空間,深刻體會到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承受的風險與痛苦,當陳柏翰接觸到台北醫學大學的一項創新技術時,認識到其臨床應用潛力,可能幫助醫師病人降低用藥風險,因此毅然決然地決定回台發展這項技術,因而在2018年底成立精拓生技。

圖3. 精拓生技執行長陳柏翰發表腫瘤體外替身技術;攝影:北美智權報/吳碧娥
圖3. 精拓生技執行長陳柏翰發表腫瘤體外替身技術;攝影:北美智權報/吳碧娥

現行的癌症治療以標準治療規範與醫生經驗預測為主要判斷治療的依據,但個人化差異使得治療方法對於每個病人的效果都有所不同,透過精拓生技的先進檢測技,醫生將了解病人癌細胞實際的用藥效果,可進一步針對病人狀況量身打造治療方針,降低患者在對抗癌症時以身試藥的風險。精拓生技以腫瘤體外替身技術(Ex Vivo Avatar,E.V.A.)為核心,致力於提供更精準的癌症治療方案。這項技術的發展,不僅是對個人信念的實踐,更是一場與時間競賽的挑戰,期望為癌症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與希望。

攝影/後製:北美智權報/李淑蓮

久浪智醫:以「器官晶片」改變新藥開發模式

久浪智醫是來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新創團隊,專注於器官晶片與人工智慧整合技術,以台灣半導體與精密製造優勢,做出輕量、好上手、價格親民的器官晶片平台,並導入Multi-Agent AI,讓實驗部署就像插USB般簡單。

由於新藥開發都需要先經過動物實驗,成功後才能進到人體實驗,過程不但昂貴且耗時,久浪智醫的核心「器官晶片」(Organ-On-a-Chip,,OOC)技術,則是透過直接模擬器官的生長環境來證藥物效果,在仿生的晶片上培養細胞以模擬器官功能取代傳統動物實驗,取代實體動物和人體的實驗步驟,為新藥開發與毒性評估提供更準確且友善的替代方案。

久浪開發的器官晶片微生理系統(Chip MPS),可重建生理微環境,維持組織特徵,支持長達28天的藥物試驗,再利用高通量、多晶片同步擷取數據的器官晶片載台(Chip Holder),透過即時影像分析,追蹤細胞的變化情況。久浪智醫技術長謝仁豪進一步解釋,利用微生物系統為器官晶片模型、生物感測晶片及相關整合平台提供解決方案,只要將多組細胞組織放到晶片上,再放入微生理系統模擬生物環境,例如肺就需要模擬人吸入呼出的狀態要有液態跟氣態,並增加不同參數的藥物進入微生理系統,即可模擬藥物進入身體後的狀況。

圖4. 久浪智醫技術長謝仁豪展示器官晶片微生理系統平台;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圖4. 久浪智醫技術長謝仁豪展示器官晶片微生理系統平台;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目前久浪智醫已和7家醫院、國際藥廠合作,累積數千筆數據,廣泛應用於肺、肝、心臟、腎臟、腫瘤與罕見疾病模型,目前已有超過20項試驗專案,未來業務將拓展至北美、日韓、歐洲。在2025年,久浪智醫入圍法國VivaTech年度創新獎前30名決賽,躋身全球最有前途的深度科技新創公司之列,並未來將繼續深耕器官晶片創新,並以預測性人工智慧改變藥物開發模式。

蔚流生物科技:藥選能平台快速開發抗癌療法

蔚流生技源自清大,專注開發新一代抗癌藥物評估平台MedSelect,以微流晶片動態三維培養模擬真實腫瘤微環境,期望解決傳統動物實驗成本高、準確度低與倫理爭議等問題。蔚流生技的核心技術已發表於國際期刊,並獲國家新創獎、百靈佳殷格翰獨角獸獎肯定。團隊成員具備化工、生醫、微流體與營運管理背景,專精腫瘤微環境模擬與免疫藥效分析,結合學研實力與商業落地經驗,致力成為臨床前癌症療效驗證的技術標竿。

圖5. 蔚流生技執行長穆宣佑打造藥選能平台;攝影:北美智權報/吳碧娥
圖5. 蔚流生技執行長穆宣佑打造藥選能平台;攝影:北美智權報/吳碧娥

蔚流生技執行長穆宣佑指出,蔚流提供腫瘤微環境晶片與培養分析平台,協助研發團隊快速準確地開發抗癌療法。TMoC系列晶片模擬腫瘤內部從血管周邊至核心的分子梯度環境,能高度保留腫瘤的基因特徵與藥物反應特性。包含可達成高通量篩選的TMoC-Lite晶片與可模擬血管新生與纖維化等複雜特徵的TMoC-Pro晶片。搭配MedSelect系列平台,使用者可實現高通量動態培養暨自動化即時影像紀錄(MedSelect Ultra),透過分析軟體BioVision獲得視覺化報告輸出。BioLab平台支援客製晶片整合與ODM服務,協助早期開發者快速建立合適動態培養系統。

展望未來,蔚流生技將致力於打造符合癌症藥物開發需求的離體測試平台,提升實驗通量、實驗解析度與臨床轉譯效率。

鉅怡智慧:AI軟體打造智慧健康魔鏡

鉅怡智慧公司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衍生企業,結合FDA認證的rPPG技術研發一款AI影像式生理資訊量測軟體「智慧健康魔鏡」 (FaceHeart CardioMirror),僅需50秒自拍即可檢測心房顫(AFib)與心臟衰竭(HF),準確率高達90%。可即時監測心跳、血壓、血氧、呼吸等指標,無需連網、操作簡單,特別適合偏鄉與基層醫療,為個人與社區提供即時便捷的心臟健康解決方案。

智慧健康魔鏡是一套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的完全非接觸式的生理資訊量測軟體,鉅怡智慧透過AI軟體技術,僅需使用一般智慧型手機或平板的鏡頭,進行40至60秒的臉部掃描,即可透過臉部偵測、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及人工智慧模型運算,量測心率(Heart Rate)、血壓(Blood Pressure)、血氧(Oxygen Saturation)、呼吸率(Respiration Rate)、心率變異率(Heart Rate Variability)、心房顫動(Afib)、壓力指數(Stress Index) 等六種基本生理數值。

圖6. 鉅怡智慧展出用AI打造的智慧健康魔鏡;攝影:北美智權報/李淑蓮
圖6. 鉅怡智慧展出用AI打造的智慧健康魔鏡;攝影:北美智權報/李淑蓮

銳準生醫:全新發布髓易測MyeloTra,以非侵入精準檢測革新多發性骨髓瘤管理

銳準生醫是一家致力於生化與蛋白體檢測技術研發的新創公司,專注開發各式新穎生物標記科技並結合臨床應用場景,憑藉高解析質譜搭配獨家多指標演算法、整合大數據,提供非侵入式的精準醫學檢測。透過簡單的抽血即可進行肺癌、大腸癌、乳癌及食道癌之早期癌症篩檢,目前早期檢測率可高達90%以上。此外,銳準生醫並研發多發性骨髓瘤復發追蹤精準檢驗,抽血即可追蹤復發狀況,偵測靈敏度高於市面其它方式1000倍以上。同時,銳準生醫亦持續開發其它重大疾病的檢驗與追蹤或伴隨式檢測。幫助醫學界早期發現疾病,讓患者獲得精準關鍵治療。

在2025亞洲生技大展中,銳準生醫 (Marker X CO., LTD.)正式發表劃時代非侵入性診斷技術—髓易測MyeloTra。此檢測方案專為多發性骨髓瘤 (MM)復發監測而生,無須骨髓穿刺,為血液科醫師與腫瘤學專家提供前所未有的高靈敏度與高特異性。髓易測MyeloTra旨在徹底轉變MM患者管理模式,實現早期復發掌控,引領精準腫瘤學新紀元。

圖7. 銳準生醫顧問廖辰中(圖中)介紹全新發布的髓易測;攝影:北美智權報/李淑蓮
圖7. 銳準生醫顧問廖辰中(圖中)介紹全新發布的髓易測;攝影:北美智權報/李淑蓮

銳準生醫顧問廖辰中指出,髓易測MyeloTra的核心優勢為其非侵入性,僅需 5 毫升周邊血液,免除骨髓穿刺的疼痛與侵入性,不僅顯著提升患者舒適度,減少潛在併發症與焦慮,並大幅提高長期監測的遵從性。其非侵入特性支援高頻率追蹤(例如每2-4週),緊密貼合動態臨床需求,直接改善MM監測的患者體驗,促進早期診斷。

除髓易測MyeloTra外,銳準生醫已推出AI蛋白體超早期癌症篩檢服務,並規劃跨人種平台驗證和進軍美國市場,以服務全球更多元族群。

攝影/後製:北美智權報/李淑蓮

美商安美睿生技:提供臨床試驗各階段委托服務

美商安美睿生技 (Amarex Taiwan, LLC)是一家國際臨床試驗委托研究機構(CRO),在各臨床試驗階段之研究、探索、研發、驗證與許可上皆有豐富的成功經驗。安美睿生技公司執行長何佳樺表示,台灣安美睿提供腫瘤學、傳染病學、中樞神經系統以及傷口癒合等多種不同治療領域的服務,包含一期到四期的臨床試驗設計與執行、臨床試驗機構管理、試驗報告撰寫、藥物安全監視、試驗數據管理與臨床統計分析、法規策略諮詢、醫學寫作服務、品質保證與稽核服務。在產品經驗方面,包含小分子藥物、生物藥、醫療器材、智慧醫療軟體(AI/ML SaMD)以及細胞和基因治療。台灣安美睿透過提供客製化服務,協助生物醫藥公司,加速創新醫療產品順利進入市場,造福全球患者。

圖8. 台灣安美睿提供各臨床試驗階段之委托服務;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圖8. 台灣安美睿提供各臨床試驗階段之委托服務;攝影:北美智權/唐銘偉

作者:吳碧娥
現任: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85期;歡迎加入NAIPNews網站會員成為我們的訂戶,以掌握最關鍵的專利商標智財消息!】

延伸閱讀

被禁→解禁→約談 Nvidia H20晶片銷華命運如搭過山車

吳志中接受英媒專訪 示警中國正為侵台做準備

台美關稅敲定20% 汎銓董座:已在美布局 不受影響反受惠

20%是暫時的!政院:再爭取稅率調降、晶片關稅優惠

相關新聞

《2025亞洲生技大展》2025 BIO ASIA 完美落幕 AI 創新成果展現台灣智慧醫療與生醫研發實力

台灣生技年度盛事─2025亞洲生技大展(BIO Asia-Taiwan Exhibition)7/23~7/27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熱烈開幕,展覽規模再創新高,攤位數逾2,200個,並有高達8,800場廠商媒合會議。今年展會匯集來自19個國家、近850家指標大廠、使用近2,200個攤位,不僅穩坐亞洲最大生技盛會地位,更躋身全球三大生技展之一,展現台灣生技產業深厚實力與國際影響力!

《2025亞洲生技大展》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專訪:生技中心獲2025 BIO ASIA AWARD組織大獎桂冠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榮獲2025年「BIO Asia Award」組織獎(Organizational Excellence Award)桂冠,也是本屆唯一榮獲組織大獎的單位。此次由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獎章委員會提名,生技中心代表台灣參賽,並從印度、澳洲、加拿大、日本等多國機構中脫穎而出,象徵國際對台灣生技產業和生技中心的高度肯定。而今年7月剛走馬上任的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也在2025亞洲生技大展中接受《北美智權報》專訪,介紹DCB今年展出的亮點技術。

《2025亞洲生技大展》2025 BIO ASIA 展出亮點:廠商篇

台灣生技年度盛事2025亞洲生技大展順利落幕,今年展覽規模再創新高,參展攤位數逾2,200個,顯示生技產業界對亞洲生技大展的重視程度。《北美智權報》特地走訪今年展會中獨具特色的參展廠商,將從385期帶來一系列的報導,期待台灣的新創技術和最新趨勢,能被更多人看見。

「國防自主 × AI創新」:2025台北航太暨國防展9月登場 引領亞太科技防衛新紀元

隨著國際局勢日趨緊張,國防科技已快速躍升為全球戰略競逐的核心焦點。2025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 2025)將於9月18日至20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隆重登場。本屆展會規模顯著擴大,集結來自14國、超過400家廠商,展出超過1,400個攤位,不僅展示技術深度,更在政策連動層面展現前所未見的戰略格局與創新能量。

從四個事件看AI正在推動社會改變

人工智慧技術(Artificial Intelligent,AI)快速進展,無違逆感的滲入日常生活及工作,它在特定專業技術上的卓越功能,帶來生活便捷及愉悅,卻也為既有的權益帶來衝擊,且AI技術使用者甚至可能違反法律。一些因AI而受影響的生活、工作、甚至違法等事件,正經由法院訴訟而浮現。近期的法院裁判書,揭示了AI對工作權的影響、對智慧財產權的挑戰、對專業證照規範的衝擊,甚至影響資料分析及資料調查的界定,再加上近年來生成式AI(Generative AI,GAI)快速發展對整個產業及社會帶來的急速變化,更見證了AI推動社會正在發生不曾有的改變。

台灣在全球關稅海嘯下淨零因應對策

美國總統川普2025年1月上任後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亦為全球推動帶來衝擊,然而全球趨勢仍朝向淨零目標繼續邁進,碳定價不僅是減碳重要工具,更是趨動綠色成長的關鍵。台灣碳費制度已於今(2025)年正式上路,日前環境部也提出碳定價實施路徑,未來將結合「碳費制度」與「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ETS)」雙軌並進,以排碳有價結合市場機制,形成完整的碳定價政策體系,帶動產業穩健轉型,促進綠色永續發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