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台大多學點-價值錯亂的教長-思不出其位
1月22日,教育部舉行國立大學校長交接典禮,教育部長鄭英耀講了一段話,它其實是目前政府的價值觀的縮影—不務正業,短視近利。
教育部長說,「中央大學…...也懂得精準理財,......中央大學台積電股票非常多。......,台大跟陽明交大要跟中央多學一些......政府投入一塊,他可以賺一塊二......擅長精準投資」。
教育部長的問題很大,其一,他幾乎把教育變成了產業,雖然嘴上沒說,但反映出來的,就是這樣,否則不會說「台大跟陽明交大要跟中央多學一些」這些話,而這不是教育部應有的心態。其二,錯誤的榜樣樹立。會賺錢的,才是好校長;不會賺錢的,就不是好校長,這難道是評價一個校長的標準?其三,教育部長誤會了投資的屬性。有些產業,例如醫療,或許勉強可以用「精準」兩個字,我說的是勉強,但「理財」、「投資」從來無法「精準」,任誰都無法「精準」。其四、助長投機:萬一有大學拿校務基金去投資,結果賠大了,就像美國加州橙縣政府基金破產,這時候,教育部要負責任嗎?
曾子說:「君子思不出其位」,這句話值得所有人記住。但是,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歷來的解釋都不完整。什麼是「位」呢?錢穆、傅佩榮說是「職位」;李澤厚說是「職務範圍」,他們的理解都不到位,因為限縮了「位」的範圍。
「位」是本分,而且不限於職場,也包括在家庭中的本分。一個人既是人子,但同時是人父,人夫,同時是人家的兄弟姊妹、女婿。事實上,一個人同時承擔了非常多的角色,也包括作為朋友(男朋友、女朋友)、學生、老師、服務的消費者以及提供者…...,我們同時有這多的角色要扮演,我們是否盡到了「本分」?事實上,「位」是一個無底洞。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樣的學生在畢業之後,就能回饋社會,而不是虛偽。當一個校長把這件事情做好之後,學校的科研自然好了、財政自然好了,而不是本末倒置,明目張膽的鼓勵大學校長去從事「精準投資」。
再來說「精準」這一現下的流行詞彙:精準健康、精準農業、精準選股、精準行銷、精準診斷、精準醫學、精準提問、精準愛情、精準外交…...,好像前面不加「精準」兩個字,就真的沒了「精準」,而加了「精準」兩個字,立刻就能精準起來,有這一回事?完全沒有的事。
想知道「精準」這個前置詞是怎麼的流行起來的嗎?它的流行來自於2015年中共的「精準扶貧」政策,以區別於前朝的扶貧,如此而已。它能改變什麼嗎?
再來說說教育部長所說的「精準投資」。有精準投資這個東西嗎?這種說法,如果是由證券公司董事長的口中說出來,那沒問題,為了騙顧客。但是對教育部長來說,就非常不適合,因為這是一個空的概念,且多多少少帶有欺騙的味道。如果真的有精準投資、精準理財,那麼,不會有人賠錢,而且要賺多少就有多少,如果「精準理財」這四個字要成立的話。問題是,沒有這種東西。在資本市場上,有哪一個人敢說自己是精準的?即使有股神之稱的巴菲特也不可能這麼說,因為他也不是戰無不勝。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