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搶票了!附加賽加開門票全區500元 24日中午開賣

愈晚愈冷!冷氣團連凍3天「最冷時刻曝」 228連假回暖好天氣

世界母語日活動 台語劇團、金曲獎得主:學習母語需從認同出發

配合聯合國世界母語日,教育部終身教育司辦理「2025世界母語日」活動,邀請致力於母語創作、推廣的代表擔任與談人,並在誠品生活松菸店舉辦「大家來說母語」推廣市集。記者李芯/攝影
配合聯合國世界母語日,教育部終身教育司辦理「2025世界母語日」活動,邀請致力於母語創作、推廣的代表擔任與談人,並在誠品生活松菸店舉辦「大家來說母語」推廣市集。記者李芯/攝影

響應聯合國「世界母語日」,教育部舉辦「2025世界母語日」活動,邀請母語創作者分享推廣經驗。阮劇團蔡明純談戲劇改編台語演出的歷程,音樂人葉穎、以莉高露連結文化與個人記憶,分別透過客語原住民語創作。幾位嘗試用母語溝通、創作的與談人強調,學習母語需從認同出發,並勇於運用,透過家庭支持與數位工具,讓母語傳承更具可能性。

配合聯合國世界母語日,教育部終身教育司辦理「2025世界母語日」活動,邀請致力於母語創作、推廣的代表擔任與談人,並在誠品生活松菸店舉辦「大家來說母語」推廣市集。

蔡明純分享指出,劇團2003年於嘉義創辦,一群上台北念戲劇的劇團成員,每年都會回到嘉義演出。原本沒想過要講母語,但為了講出讓大家共感的故事,2010年之後開始改編台語戲劇,把世界經典《仲夏夜之夢》改編為《熱天酣眠》,莫里哀經典喜劇《吝嗇鬼》改編為 《愛錢A恰恰》。除了改編作品,更和日本、香港導演合作,推出經典台灣文學作品《嫁妝一牛車》等作品,打開國際視野,也落實本土文化。

阮劇團近年嘗試台灣現代經典改編,例如去年於彰化首演、改編自陳思宏的《鬼地方》,以台語演出用華語創作的小說,過程中和台語老師做很多溝通討論,漸漸發現可以把更多台灣現代經典帶給觀眾。

金音創作獎最佳創作歌手葉穎,2023年發行第三張專輯,首次嘗試以母語客語創作的《遷徙》,是她用最喜歡的事情「創作」,呈現童年、家族給她的所思所感,2024年入圍金曲獎最佳年度專輯、最佳客語專輯和歌手3項大獎。

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Ilid Kaolo以莉高露6歲以前是外公外婆帶大,因為想要在作品裡放入他們也聽懂的語言,所以用原住民語創作與生活相關的歌曲。以莉高露現在和孩子一起學習族語,她對於母語的學習抱持樂觀態度,尤其數位時代很多母語教材數位化,方便學習及查詢資料,甚至可以期待未來能用AI學母語。

蔡明純則說,如果家長想要帶著孩子學母語,必須從認同母語開始,讓家庭成為學習的最大的動機,同時善用教育部及各單位提供的輔助學習工具。主持人、廣播金鐘獎得主溫士凱是客家人,他分享學母語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怕」,尤其是擔心口音不標準,因為「語言」最重要的是溝通。若有專業人士請教、修正,會更有信心,不僅能達到溝通的目的,還能影響同個世代的朋友。

原住民語 台語 客語

延伸閱讀

世界母語日 高雄市立圖書館推展響應

舞台劇演到一半「佈景突倒塌」 劇團發聲明揭演員受傷情況

生成式AI族語對話學習系統 陳瑩:爭取成功建置中

高雄推廣世界母語日 促進閩客原新族群共融共好

相關新聞

清明節後上路!北市自辦班班喝鮮乳 教育局:牛奶容量比中央多

中央去年推「班班有鮮乳」因執行困難喊卡,台北市長蔣萬安向爭取恢復卻未被採納,日前決議每年自籌1.84億經費自辦,預計3月...

4月擴大推動生生喝鮮乳 蔣萬安批中央:失敗的人找藉口

中央去年推「班班有鮮乳」因執行困難緊急喊卡,北市長蔣萬安向中央爭取恢復卻未被採納,決定自籌財源,市府昨宣布4月起推升級改...

「裙子交出來」校園性騷求助教官、主任反被罵 校方今認錯道歉

雲林縣一名國中生在Threads網路平台發文,指被同學多次騷擾,向學校反應,希望召開性平會,卻反責罵,還因此被同學戲稱「...

「嵌入」、「崁入」哪個才是正確用法?教育部公布解答

許多人裝潢為了美觀,會購買嵌入式的燈具或廚具。近日,一名網友好奇,有些人說嵌(ㄑ一ㄢ)入式,但也有人說崁(ㄎㄢˇ)入式,明明兩字發音跟寫法都不同,到底哪個才正確?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世界母語日活動 台語劇團、金曲獎得主:學習母語需從認同出發

響應聯合國「世界母語日」,教育部舉辦「2025世界母語日」活動,邀請母語創作者分享推廣經驗。阮劇團蔡明純談戲劇改編台語演...

葛哈爾獨唱會出書 為什麼手機時代還需要音樂會專書?

減碳時代,許多音樂會已取消實體節目單,改讓聽眾用手機掃碼下載,「巴哈靈感」創辦人梁秀玲卻反其道而行。巴哈靈感去年十月在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