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行動支付盛行、ATM將走入歷史?大陸5年消失30萬台只剩80萬台

新冠又來了!台中醫示警:都是一家一家人來 3症狀最明顯

基市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 滑輪、液壓、槓桿全派上用場

基隆市教育處今天舉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希望透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創造力和實作能力。圖/基隆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教育處今天舉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希望透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創造力和實作能力。圖/基隆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教育處今天舉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希望透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創造力和實作能力。參賽學生運用科技積木設計關卡,融合滑輪、液壓、槓桿等原理,以及程式編寫與操作,呈現學習成果與團隊合作精神。

教育處表示,科技積木創意競賽是結合創意設計與科學實作的國際賽事,參賽學生動手打造機關作品,限時完成穩定的結構與流暢的連動,更要展現創意巧思,挑戰腦力與技術。

基隆市今天首次主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比賽地點在暖暖教師研習中心,賽事內容包含機關整合賽、機器人任務賽、科學小創客及程式小創客,吸引各級學校共67隊約180名學生,以及41名指導老師參與。

深澳國小指導老師陳昭蓉近年常帶領學生參加此類競賽,她認為科技積木創意競賽不僅是一場展示所學的競技舞台,也是一個促進親師生共學共成長的難得機會。

教育處長徐嬿立表示,透過舉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不僅能提升學生在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STEAM),五大領域領域的學習興趣與能力。多元賽事設計也能讓不同年齡層的學生,培養解決問題、團隊合作及創新思考素養。

徐嬿立說,期盼藉由競賽在基隆市營造更濃厚的科技教育氛圍,為未來的科技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教育處也將持續推動科技教育,鼓勵學生從動手做中學習,培養未來科技領域的小專家。

基隆市教育處今天舉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希望透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創造力和實作能力。圖/基隆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教育處今天舉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希望透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創造力和實作能力。圖/基隆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教育處今天舉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希望透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創造力和實作能力。圖/基隆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教育處今天舉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希望透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創造力和實作能力。圖/基隆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教育處今天舉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希望透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創造力和實作能力。圖/基隆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教育處今天舉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希望透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創造力和實作能力。圖/基隆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教育處今天舉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希望透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創造力和實作能力。圖/基隆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教育處今天舉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希望透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創造力和實作能力。圖/基隆市教育處提供

科學 基隆

延伸閱讀

基市新冠肺炎急診人數翻倍 衛生局籲儘快接種JN.1疫苗

宜蘭男老師師生戀、開黃腔惹議 還想到花蓮任教被退回

基市政壇綠營明日之星張顥瀚詐領助理費 今判2年、緩刑5年

狠批綠營寄生議會!基市藍營揭「三大罪狀」:只為擴張權力

相關新聞

師生比高、校長也得四處籌錢 從南韓、越南看台灣菁英教育困境

以前台灣的教育成果傲視亞洲,豈知近年來,不僅韓國重點扶植20所科學高中,連越南的私立中學也全力發展教育...

2025世界機關王宜蘭區賽 學生展現創意挑戰操控機器人

2025世界機關王宜蘭區競賽今天下午在三星國中舉行,3大比賽項目包括機關整合賽、機器人任務賽、積木創客盃,展現學生在科學...

高雄行動方案競賽結果出爐 廣興國小及南隆國中奪冠

第二屆高雄地區國中小學行動方案競賽結果揭曉,今年由美濃區廣興國小與南隆國中分別榮獲國小組與國中組特優第一名,成為本屆競賽...

影/鐵路地下化消失的聲音 南市大同國小聲景探險城市記憶

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後,火車從社區穿越而過,平交道柵欄放下的叮噹聲音將失去,緊鄰鐵道旁的東區區大同國小融合在地文化,記錄社...

基市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 滑輪、液壓、槓桿全派上用場

基隆市教育處今天舉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希望透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創造力和實作能力。參賽學生運用科技積木設計關卡...

校園會客室/游玉芬熱愛山野 把攀樹課變好玩

台中市逢甲國小校長游玉芬擔任教職卅多年,教育歷練豐富,擅長做課程領導,到非山非市的國小任職後,她發揮所長,將攀樹、騎腳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