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翻譯器出包!日記者1提問陸客秒尷尬 台網友一聽全笑倒:比人還兇

「清算非對付在野好辦法」 陳水扁曝大罷免若成功最後悔的人是他

閱讀數學/數學詩(中)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上週我們介紹了一位王祥丞同學的作品〈計算紙上的甲子園〉。讓大家看到數學如何融入於新詩創作。多數時候我們在學校,為了考試需求,很多時候數學課計算、解題的比重還是偏高。計算很重要,精熟也是學習更進階數學的基石。

只是學習應該要「見樹也見林」,要會算各種題目,也要更清楚題目背後共同的觀念。會解題不一定代表懂觀念噢。因為有些人可能是熟悉那個過程,但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甚至是因為看過這題,所以知道怎麼算。換個數字、稍微改一點邏輯,就又不會了。

如同許多老師說過,確認孩子懂不懂的方法,就是請他說說看,請他講自己的思考過程。數學詩,就是另一種「請孩子講講看自己想法」的活動。這比起直接講「這題你怎麼寫的」又多了一些包裝,讓講述的過程更有趣。是要孩子結合數學概念,去描述一些事情。

「零,非正非負,獨立的存在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絕對的相似。」

這是同一年,國中銀牌得主,郭怡嫻同學的作品〈零感〉的開頭。你一看就知道,他對0的概念非常清楚,0不是正整數、也不是負整數。取絕對值的時候,只看數字的值,不看正負號。

我相信每個人在學到每個知識時,都會有一些「感覺」。像我小時候學絕對值,就有種對稱的感覺,以0為中間,左右對稱。所以看到「鏡子」的譬喻就覺得很棒。把我對這個觀念的感覺說出來。那你要有正確、精準的感覺,一定是要先徹底理解,才能夠有感觸。才能夠去拿來譬喻、拿來入詩。

就像古人寫詩很愛引經據典,不僅要讀夠多作品,還要能信手捻來,把典故連結到情境中。我理解有層次之分。相較於把古文背得滾瓜爛熟,卻完全不懂什麼意思,引經據典顯然是更高層次的理解。「會硬解各種題型」就有點像是前者。古文也很多描述這種比較表面的學習,像是學而不思、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數學就很怕這樣,而且更可以說,數學如果是這樣的求學方式,那就會學得特別辛苦。

數感實驗室 閱讀數學

相關新聞

念建中科學班到台大醫學系 洪偉哲:科學班教會我最多的事

學習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道路,也沒有捷徑可言,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需要付出努力和時間,才可能脫穎而出。進入建中科學班,洪偉哲經歷一場「震撼教育」,世界上比你強的人太多了,深刻感受到自己有很多不足,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從成績倒數到考上北醫牙醫系》余品萱學習逆襲的關鍵: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

余品萱高中時課業幾乎是放棄的狀態,成績倒數。選擇重考的她,以醫學系和牙醫系為目標,不惜重考兩年,因為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結果,並願意為此努力,最終成功考上北醫牙醫系。

閱讀數學/數學詩(下)

上週我們介紹了數學詩的創作以及教育意義。可能會有些人覺得,既然這麼強調理解,數學詩恐怕要是數學很好才能創作...

閱讀數學/數學詩(中)

上週我們介紹了一位王祥丞同學的作品〈計算紙上的甲子園〉。讓大家看到數學如何融入於新詩創作...

科學人/助修復傷口、肌膚保養 冷電漿開創再生醫學新境界

電漿除了應用在半導體領域外,也逐步應用在醫學領域,目前主要研究集中在冷電漿技術(cold atmospheric plasma,簡稱CAP)如何協助傷口癒合、癌症治療以及殺菌等;也有相關研究認為,CA

科學人/旁邊太吵聽不到?試試「敲手指」讓你聽得更清楚

晴朗的早晨,喝上一杯咖啡,真的是美好的開始。但是隔壁桌的人說話很大聲,讓你聽不到朋友的說話,只能讀唇語猜個大概?別急著請朋友提高音量,或者要求隔壁桌的人小聲一點。你可以試試這招:用手指有節奏敲擊桌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