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室/從自身感受出發 到「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的情感共鳴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
好友考上理想學校、隊友在比賽中得了第一名、家人完成了心願──你明明不是主角,卻在他們燦爛的笑容中,也感到由衷的快樂。這種「因為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的感覺,不只是情感的共鳴,甚至也能成為一篇好文章的靈魂。
北宋的歐陽修在被貶滁州期間,寫下了《醉翁亭記》。文末他說:「眾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這不只是山水小品的收束,更是一次深刻的人生表白──太守歐陽修,因百姓的歡樂而感到自己真正的快樂。這樣的胸懷,讓我們看見了一個真正超越自我的文人,也給今天的我們一個重要提醒:寫作,從來不該只是圍繞「我」打轉。
超越個體小我,不是空談的高標準。它其實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小練習開始,最直接的,就是學習「以他人之樂為樂」。
試想:什麼時候,我們會因別人的快樂而感到快樂?
曾經,在課堂上我提出這道問題,撇開表面功夫,直面內心,一般生活中,我們對平輩、同等高度的人未必真能發展同理心,他人快樂和我們絕緣,甚者,還可能碰到嫉妒他人快樂或者被嫉妒的情況,而且這樣的關係在親或疏都可能出現。有同學說:那是不是就像爸媽一樣,他會看我開心所以開心?確實,這應該是最常見、最有可能的例子了。
不妨回憶看看,當父母帶著孩子去遊樂園時,或許早已對雲霄飛車不感新奇,但看到孩子興奮地又叫又笑,他們自己也忍不住開心起來。這種快樂,不是因為自己得到了什麼,而是因為看見他人的幸福,感受到一種更寬廣、更溫柔的喜悅。
回顧歐陽修的例子,站在一個官員的角度,能夠去體恤百姓,那真是展現了地方「父母」官的難得心意。展現於文章,便是很好的示範──如果我們能從自己以外的生命經驗出發,去關心身邊的人,感受別人的故事,文章就會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一種寬度、一種深度。這種由心出發的同理心,不僅讓文字動人,也讓寫作者的世界更加豐富。而這份練習,不需要等待重大事件。
今天看到同學因小小的進步而笑得開心,看到家人因一頓晚餐而感到幸福—這些微小的體會,都能成為你筆下最真誠、最溫暖的靈感。
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選擇以百姓之樂為樂,不只是個人心境的轉化,更是他文學境界的昇華。對於正在練習寫作的同學而言,學會從自己的感受出發,再走向對他人、對社會或對生命的關懷,正是寫作進步的關鍵。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不是情緒無邊界的受他人牽動,而是當我們的文字能容納別人的歡笑與悲喜,我們將成為更好的寫作者──也是更溫柔、更寬廣的人。
▪ 整理包/114年國中教育會考 5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 家長哀號…寒假結束上3天課才過年?教育部擬2方案:其一提前補課
▪ 114申請入學面試揭密!穿什麼、怎麼答熱議話題曝 助你上榜心儀科系
▪ 川普政府禁哈佛收國際生 台灣52生受影響
▪ 花蓮鐵公路交通斷…考生「無法入學面試」成最大苦主 2所大學公告曝
▪ 輝達總部落腳北投士林!網揪1高中緊鄰北士科T17、T18 嗨喊:要起飛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