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眾量級」母公司涉逃漏稅!家寧一家人全成被告 母怒:不要再拍了

乘風說唱‧遊讀河史──淡江師生校友參與「快樂出帆說唱淡水河」文化航程

關渡大橋。葉蕙蘭/攝影
關渡大橋。葉蕙蘭/攝影

淡江大學高教深耕計畫林信成教授主辦,並由體育處陳文和副教授與校友林志勇共同合作協辦的文化專案活動——「快樂出帆說唱淡水河」,已於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圓滿落幕。本活動邀請淡江大學師生與校友參與,透過白天陸上踏查與傍晚水上遊歷的雙重體驗,帶領大家以多元角度認識淡水河流域的文化與歷史脈絡。

本次活動分為前、後兩段進行。前段行程自上午11:00至下午15:00,安排學生組成走讀踏查小組,從大稻埕出發,於淡水河兩岸之大稻埕碼頭與忠孝碼頭週遭,自主選擇地點,展開文化踏查與環境走讀,以收集相關資料,進行跨區域的歷史文化對話與交流。

後段行程,全體參與師生與校友於15:40前在三重忠孝碼頭集合報到,隨即於16:00搭乘觀光遊艇,正式啟航前往淡水。航行途中,林信成與陳文和兩位老師分別介紹淡水河流域的文化脈絡、地貌演變、城市發展與水域環境,帶領參與者從水路視角回望「雞籠、淡水、臺北城」的發展軌跡,感受「滬尾、艋舺、大稻埕」在臺灣近代史上的歷史地位。

圖/淡江時報提供
圖/淡江時報提供

隨後展開的「說唱淡水河」講座,由活動主持人林志勇開場,主講人林信成以「寓教於樂(ㄩㄝˋ)」方式,將淡水河沿岸城鎮的地方文化、歷史故事、人物傳奇或地景地貌轉化為歌詞,包括《滬尾臺北大稻埕》、《臺北古城牆》、《圓山秘境》、《鷺洲月夜寒》、《蔥仔美麗夢》、《山巒奇緣》、《我們的淡水港》、《畫說淡水》等,並搭配老歌曲調,由主唱人吳理莉現場演繹,讓參與者在活潑趣味的歡笑與掌聲中,深入理解河港歷史與臺灣北部開發的豐富脈動。

黃昏時分,觀光遊艇繞行淡水河口,原預計讓眾人欣賞「淡水八景之首」——「海口嚥日」天水一色、餘暉萬丈的壯麗景致,惜因天候轉陰而未能如願,幸好藉由合唱林信成改編的《踏著夕陽追尋》,足以聊表慰藉。

葉蕙蘭/攝影
葉蕙蘭/攝影

返程途中抵達關渡碼頭取餐、用餐,餐後陳文和老師介紹水域安全知識。隨之,眾人一邊欣賞夜色中的淡水河流光倒影,一邊在主唱人吳理莉帶動下合唱林信成老師改編的《浪漫淡水河》。最後,活動主持人林志勇開放參與者交流互動,為整場活動畫下難忘句點。整體行程於晚間20:00返抵忠孝碼頭,順利結束。

主辦人林信成表示,本次活動兼顧學術深度與參與樂趣,以跨域導覽、實地踏查、文化講演、水岸風光為核心,不僅增進師生與校友間的交流互動,更體現淡江大學推動高教深耕、實踐在地連結與文化教育的豐富成果。

團體合影。圖/淡江時報提供
團體合影。圖/淡江時報提供

淡水河上的船。葉蕙蘭/攝影
淡水河上的船。葉蕙蘭/攝影

淡江大學

延伸閱讀

台中大里惡火3樓兩戶都燒穿 母女3人成焦屍...男友家人均逃出

議員憂美化淡水河恐犧牲萬華 蔣萬安允加強溝通

台以並列談關稅 學者:美視台區域安全關鍵夥伴

中共軍演落幕 專家示警聯合封控戰略

相關新聞

轉播全中運競技體操 文大新聞系實踐所學、磨練應變力

2025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期間,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師生組成的轉播團隊,承擔競技體操項目的官方轉播任務,展現出紮實的新聞實務訓練與教學成果。從腳本撰寫到現場導播,學生親自上陣實作,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即

中央大學命名陳澄波小行星 致敬藝術家也傳承台灣文化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至今已發現800多顆小行星,其中,校方特將2007年發現的編號661666小行星命名為「陳澄波(Che...

多場音樂會、科技藝術工作坊 春之清華藝術節今登場 

由清華大學主辦的「春之清華藝術節」今天揭幕,將有超過30場音樂會、假面舞會、科技藝術工作坊,並首度登上台北國家音樂廳。其...

考試組「讀書會」有用嗎?她怕互助同學變對手 過來人揭有效關鍵

參加「讀書會」真的對學習有幫助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正準備考研究所,看到許多人會參加讀書會,很好奇真的需要參加讀書會嗎?她擔心讀書會的同學之後也是對手,如果給予幫助,之後反而考得更好得不償失,對此,不少過來人認為讀書會「慎選隊友」非常關鍵。

甲蟲游泳尋親成功創全球首例! 中山大學跨國生科研究登國際期刊

遠古甲蟲游泳尋親成功創全球首例!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費卡契與丹麥、德國及台灣跨國研究兩類現存牙蟲游泳行為、身體...

乘風說唱‧遊讀河史──淡江師生校友參與「快樂出帆說唱淡水河」文化航程

由淡江大學高教深耕計畫林信成教授主辦,並由體育處陳文和副教授與校友林志勇共同合作協辦的文化專案活動——「快樂出帆說唱淡水河」,已於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圓滿落幕。本活動邀請淡江大學師生與校友參與,透過白天陸上踏查與傍晚水上遊歷的雙重體驗,帶領大家以多元角度認識淡水河流域的文化與歷史脈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