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命名陳澄波小行星 致敬藝術家也傳承台灣文化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至今已發現800多顆小行星,其中,校方特將2007年發現的編號661666小行星命名為「陳澄波(Chenchengpo)」。中央大學副校長陳文逸指出,陳澄波小行星將永遠環繞著太陽運行,週期性通過台灣的天空,就如同陳澄波在天際守望著這片他深愛的土地,本次頒贈不只是對一位藝術家的致敬,更展現出對台灣文化的關注與傳承。
中央大學表示,陳澄波是台灣美術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是第一位作品入選帝國畫展的台灣畫家,先後成立「赤島社」、「台陽美術協會」等重要美術團體,對台灣藝術文化的推動貢獻卓著。2025年為陳澄波先生誕辰130週年紀念,中央大學表示,編號661666的陳澄波小行星,2007年8月6日由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林啟生及美國馬里蘭大學的葉泉志博士共同發現,大小約2.2公里,繞行太陽一圈4.63年,日點為3.49億公里,遠日點為4.84億公里。
中央大學表示,從2006年開始的鹿林巡天計畫,不但曾發現台灣史上的第一顆彗星,同時也發現了800多顆小行星,使台灣成為亞洲發現小行星最活躍的地方之一。卓越的天文研究成果,充份展現台灣人以小搏大、努力不懈的精神,期許透過小行星的命名與頒贈,看見台灣更多可貴的價值。
中央大學副校長陳文逸指出,陳澄波是一位藝術成就卓越、生命歷程動人的畫家,從作家柯宗明所著「陳澄波密碼」中,能深刻感受到陳澄波作品背後蘊含的文化脈絡與歷史記憶,也體會到書中對歷史的恐懼,及認知到在大時代漩渦下一個高貴的靈魂。
陳文逸指出,陳澄波小行星將永遠環繞著太陽運行,週期性通過台灣的天空,就如同陳澄波在天際守望著這片他深愛的土地「咱的所在」,也如謝銘祐新歌「畫一粒星」中所唱「把所愛與思念的事物都搬到一粒星上」。今天的頒贈,不只是對一位藝術家的致敬,更展現出對台灣文化的關注與傳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