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眾量級」母公司涉逃漏稅!家寧一家人全成被告 母怒:不要再拍了

獨/替代方案無共識 安泰銀談合併凱基金控劃休止符

甲蟲游泳尋親成功創全球首例! 中山大學跨國生科研究登國際期刊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費卡契提出全球首例「遠古牙蟲游泳演化推論」。記者郭韋綺/攝影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費卡契提出全球首例「遠古牙蟲游泳演化推論」。記者郭韋綺/攝影

遠古甲蟲游泳尋親成功創全球首例!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費卡契與丹麥、德國及台灣跨國研究兩類現存牙蟲游泳行為、身體構造,證實具相同骨化特徵,推測從共同祖先獨立演化而來,提出全球首例「遠古牙蟲游泳演化推論」。這項以現生物種重建古代生物祖先型的研究成果,登上國際知名期刊英國皇家學會會報。

費卡契指出,游泳在許多不同科甲蟲是各自演化,非源於同一祖先,然而從微型斷層掃描分析之後,驚訝發現貝牙蟲與球牙蟲體內皆有相同骨化構造,可避免游泳時身體變形,其他不會游泳的牙蟲則缺乏此構造,以此關鍵性證據,推測牙蟲游泳模式從共同祖先獨立演化而來,顯示具有單一起源。

費卡契表示,這項研究最大成果在於牙蟲游泳的祖先型滅絕、沒有化石證據,但仍可透過結合跨領域研究、以現代科學方法分析現存牙蟲的游泳模式,溯源推導牙蟲祖先型的游泳模式,並提出相關演化推論。

此項研究不僅為研究牙蟲游泳模式演化的全球首例、描繪出遠古牙蟲演化與生活方式,更可做為其他生物研究重建並溯源祖先型的新途徑。

費卡契說明,牙蟲是生活在水生環境中的甲蟲,大多數不會游泳,其中只有一支系具有游泳能力,休息時以倒立姿態停棲於水草或水面下,游泳時展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泳姿。

部分牙蟲會以類似「狗爬式」方式游泳,主要利用後兩對腳划水前進,體型較修長,代表物種為流線型貝牙蟲,生活在較開放棲地,暴露在捕食者面前,必須快速遊動才能逃離,牠們的身體較長,有助於提升游泳速度。

另一種牙蟲以仰式游泳,僅用中間兩隻腳來推進,體型接近半球型,代表物種為球牙蟲,球型身體能有效減少雙足擺動時的能量損耗,使游動更穩定且機動性高。

此兩類牙蟲祖先可能擁有相同的游泳方式,但此類中間型物種已滅絕,現存牙蟲因環境壓力已發展出不同適應策略。

貝牙蟲。記者郭韋綺/攝影
貝牙蟲。記者郭韋綺/攝影
球牙蟲。記者郭韋綺/攝影
球牙蟲。記者郭韋綺/攝影

祖先 科學 證據

延伸閱讀

泳客驚見男童沉池底急救人 救生員偕消防CPR救回一命

中山大學內騎單車 53歲男不明原因「自摔」…送醫搶救中

慢跑只排第三!醫學期刊公布有利於健康長壽的運動 冠軍是「它」!

全中運/台南游泳多點開花時代 二王一后領軍拚佳績

相關新聞

轉播全中運競技體操 文大新聞系實踐所學、磨練應變力

2025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期間,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師生組成的轉播團隊,承擔競技體操項目的官方轉播任務,展現出紮實的新聞實務訓練與教學成果。從腳本撰寫到現場導播,學生親自上陣實作,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即

中央大學命名陳澄波小行星 致敬藝術家也傳承台灣文化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至今已發現800多顆小行星,其中,校方特將2007年發現的編號661666小行星命名為「陳澄波(Che...

多場音樂會、科技藝術工作坊 春之清華藝術節今登場 

由清華大學主辦的「春之清華藝術節」今天揭幕,將有超過30場音樂會、假面舞會、科技藝術工作坊,並首度登上台北國家音樂廳。其...

考試組「讀書會」有用嗎?她怕互助同學變對手 過來人揭有效關鍵

參加「讀書會」真的對學習有幫助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正準備考研究所,看到許多人會參加讀書會,很好奇真的需要參加讀書會嗎?她擔心讀書會的同學之後也是對手,如果給予幫助,之後反而考得更好得不償失,對此,不少過來人認為讀書會「慎選隊友」非常關鍵。

甲蟲游泳尋親成功創全球首例! 中山大學跨國生科研究登國際期刊

遠古甲蟲游泳尋親成功創全球首例!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費卡契與丹麥、德國及台灣跨國研究兩類現存牙蟲游泳行為、身體...

乘風說唱‧遊讀河史──淡江師生校友參與「快樂出帆說唱淡水河」文化航程

由淡江大學高教深耕計畫林信成教授主辦,並由體育處陳文和副教授與校友林志勇共同合作協辦的文化專案活動——「快樂出帆說唱淡水河」,已於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圓滿落幕。本活動邀請淡江大學師生與校友參與,透過白天陸上踏查與傍晚水上遊歷的雙重體驗,帶領大家以多元角度認識淡水河流域的文化與歷史脈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