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剴剴凌虐致死案 惡保母劉彩萱判無期徒刑、劉若琳判18年

Xperia 1 VII注入滿滿Sony技術!超神AI錄影、自動取景 隨便拍都是專業相機品質

國定假日多5天真的不行?黃崇仁一句話打臉全場:多放3、4天死不了人

護理人力短缺根源?國教院曝5成護專生因家人期望入學 每5人有1人想轉學

國教院調查更發現,台灣現職護理師雖多數仍留在崗位上,但心理壓力與倦怠感明顯偏高,對護理工作的認同、支持感與滿意度也普遍不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教院調查更發現,台灣現職護理師雖多數仍留在崗位上,但心理壓力與倦怠感明顯偏高,對護理工作的認同、支持感與滿意度也普遍不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日是國際護師節,國家教育研究院的最新的研究卻發現,有49.5%的護專學生是因為家人期望而非自主志願入學,其中每5位有1位想轉學,實習和學習的過程中更是面臨高壓與倦怠。國教院指出,台灣護理人力短缺的根源,可能從校園階段就已埋下隱憂,呼籲未來護專招生應加強說明護理職涯的更多可能性,減少對單一前途的錯誤認知。

國教院研究發現,有49.5%的護專學生是基於家人期望入學,而這群因家人期望就讀的學生,在學校的適應性上表現較差,有17.3%到21.2%的學生有轉學的打算。國教院提醒,這顯示在升學選擇階段,學生並未充分理解護理職涯的全貌,而是基於外部期待進入護專,導致日後的學習動力不足,甚至出現轉學或離開醫療體系的傾向。

國教院分析,雖然多數護理系學生對未來從事護理工作抱持正向態度,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但在實習與學習過程中,卻普遍面臨高壓與倦怠感,加上來自家人或重要他人的支持度不高,讓他們的從業意願出現動搖。研究顯示,學生普遍認同護理工作的價值,但壓力指數與情緒耗竭感明顯偏高,許多學生在專業養成階段已出現心理負荷。學校與實習單位應儘早提供心理支持與資源協助,減輕學生壓力、強化其職涯信心,才能穩固護理人力的未來基礎。

國教院調查更發現,台灣現職護理師雖多數仍留在崗位上,但心理壓力與倦怠感明顯偏高,對護理工作的認同、支持感與滿意度也普遍不足。護理師對自身從事護理工作的態度、來自他人的支持、自我能力感受皆未達正向水準,高壓工作情境與情緒耗竭情況普遍。儘管目前大多數護理師仍選擇繼續從業,但這可能更多是出於現實因素的權衡而非真正的志願投入。若無法有效改善職場條件與心理健康支持,未來護理人力的穩定性與專業承諾恐將面臨更大考驗。

國教院建議,未來護專招生策略應強調「護理職涯的多元發展可能」,減少單一前途的錯誤認知。另外,在護專一年級設立結構化的支持機制,包括學習策略與自我探索課程、導師輔導制度、職涯諮詢機制。國教院認為,護理不僅是專業,更是人性的陪伴,希望透過更完善的教育設計,讓護理師的職業道路更加穩定與被社會尊重。

職涯 護理師

延伸閱讀

蔡淑鳳/投資護理 就是投資健康台灣的永續發展

釣魚摔斷腿 男子術後心跳驟停 豐原醫院搶救21天重生

512感謝每一位護理師,讓我們一起打造友善的臨床環境

護理尖兵1/她陪病人洗澡送終 夏惠珍:那一刻永遠難忘

相關新聞

開明工商退場變身 高中職轉型長照機構新北首例

私立開明工商自民國53年創立,近年因少子化停招退場,並辦理轉型,今年2月更名為「開明長照財團法人」,成為新北市高中職學校...

米其林師資指導 弘光科大畢業展獻台灣味創新料理

弘光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今天舉辦「ESSIMAGINE」畢業成果發表餐會,4名米其林師資團隊,攜手指導39名學生籌劃具備台...

米其林10星師資指導 弘光科大學生畢業成果「台灣味創新饗宴」

弘光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今天舉辦「ESSIMAGINE」畢業成果發表餐會,由4位米其林10星師資團隊,指導39名學生籌劃設...

護理人力短缺根源?國教院曝5成護專生因家人期望入學 每5人有1人想轉學

今日是國際護師節,國家教育研究院的最新的研究卻發現,有49.5%的護專學生是因為家人期望而非自主志願入學,其中每5位有1...

影/台南高商遭塗鴉看不下去了 廣告設計科師生彩繪圍牆反擊

台南高商緊鄰市區主要道路健康路牆面陸續遭塗鴉噴漆,有礙瞻觀也影響學校美麗環境,經校方同意,廣告設計科老師莫嘉賓帶領學生以...

表揚孝親楷模代表 泰北僑生演譯人生故事勵志感人

高雄中山工商今天表揚186位孝親楷模代表,其中來自泰北僑生王家雲擔任主角演出改編真人真事戲劇,從荒唐不羈到扭轉人生,而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