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跑/支持環境永續 台日跑友比一比

由國內清華大學結合日本國學院大學及香港都會大學的團隊,針對參加2024年台北馬拉松及奈良馬拉松的跑者進行環境永續相關議題調查,研究結果的重要發現搭配即將到來的422「世界地球日」發表,其中賽事廢棄物回收作為獲得跑友認同,兩國跑者對氣候變遷的議題程度則有明顯差異。
兩個國家的跑友在關心氣候變遷議題上看法分歧,7成的台北馬拉松跑友表示對於世界的環境現況感到極度擔憂,而奈良馬拉松的跑友只有4成感到憂心;8成的台北馬跑友表示為落實永續發展,可以改善消費方式,反觀只有三分之一的奈良馬跑友認同此議題,之間的差距可看出文化發展的差異。
日本本身就是一個以整齊清潔聞名的國家,加上消費行為謹慎,因此對於氣候變遷議題可能比較冷靜看待,而國內則因許多製造業者受到歐盟徵收碳關稅影響,加上環境部成立後的諸多政策推動,民眾逐漸感受到氣候變遷議題之急迫性,連環境部長都出來喊話要降溫。不過兩國跑友對於人類要與大自然合諧共處有共識,人們以前總是認為「人定勝天」, 但極端氣候的出現凸顯了大自然的反撲,現今的消費者也體認必須與大自然和平共存。
這次的研究試著分析跑友對於賽事辦理單位推動環境永續作為的認同,兩場賽事中獲得最多跑友認同的皆為賽事廢棄物回收,事實上,賽事所產生的廢棄物數量相當驚人,高達數公噸,沿路散落紙杯、能量膠包裝和瓶罐的畫面也令人驚恐,甚至受到輿論報導及批評,因此,廢棄物回收的工作就顯得特別重要,以台北馬為例,一支30餘位工作人員組成的環保尖兵隊伍在賽事現場不斷穿梭巡視,就是要落實垃圾不落地的政策,推斷這個作為也獲得跑友之認同。
研究也探討跑友對於環境永續議題的理解與認識,內容詢問跑友是否瞭解造成環境議題的原因及解決方法,結果顯示兩國跑友在這個議題的回應都比較保守,說明對於環境知識內容有所不足,點出環境教育仍有努力空間。
本次針對跑友的基本背景與環境永續面向進行交叉分析,結果顯示年齡較長或是跑齡較長的跑友比較具有環境永續意識,這與奈良馬拉松的研究結果一致,也與過往的研究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究結果與過往研究也有不同之處,以往學歷及性別在此議題上會造成差異,如女性或是高學歷者對於環境議題較為關心,但本次台灣與日本兩國研究發現不同性別或學歷在此議題的態度並無差異,對永續議題的重視程度趨近一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