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教我們的事 帶著三個小孩走西班牙朝聖之路

文╱Christine Lee 圖片提供╱布蘭西
臉書粉絲頁「布蘭西與三寶的生活旅遊記趣」板主布蘭西去年(2024)八月,她帶著三個兒子飛到歐洲,從法國西邊的SJPP(Saint Jean Pied de Port)出發,第一天就得翻過庇里牛斯山,進入西班牙境內,開始八百公里的長征。希望趁這趟朝聖之旅,為爺爺的健康祈福。
她在出發前一週才抓緊時間搜尋資料和規劃,但這並不表示她輕率面對──事實上,她已帶孩子在台灣進行媽祖遶境,讓孩子提早適應長途步行。此外,她也是背包旅行的能手,經常帶著三個孩子到各國上山下海,四處旅行,不管在體力和經驗值來說,甚至是許多隻身旅行的人望塵莫及的程度。
正因為過去經常母子三人一起旅行,基本裝備都有,這趟只添購睡墊、毛毯等寢具,每個人小背包裡裝著三套換洗衣服就出門,盡力保持行李輕省。
一起朝聖.比過往的旅行都困難
「其實出發時,我也是蠻挫的,我不確定自己和孩子是否真能適應。」布蘭西笑說。的確,每趟旅行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挑戰還是要上路才知道箇中眉角。布蘭西上路後,很快就發現朝聖和以往出遊的不同處,在於旅行的強度與長度。「以往的旅行即使總天數很長,但多半是定點式或間歇移動式,不像朝聖是為期三、四十天的高強度行走,甚至到後來強度愈來愈高。」
另一個挑戰是與民生相關的「住宿問題」。「我本以為可以在網路上預訂住宿,但後來發現許多住宿只接受現場排位,這對經常很晚才到達當日下榻地點的我們很不利,很多地方甚至並不接受小孩,導致住宿安排變得很困難。」
有孩子自娛娛人.朝聖之旅一點也不「無聊」
請想像,當帶著三個孩子辛苦走了七、八小時,甚至更久的路,卻連晚上睡哪裡都沒著落,而就算到了定點,還要打起精神去超市買食材、回庇護所煮飯,對體力實在是大考驗。
另一個考驗則是無聊。雖然孩子對此行充滿期待,但日復一日重複相同的徒步、找旅館、洗澡、吃飯、休息,隔日再出發,這對成人來說都是一道坎,更何況是年幼的小孩?
「走上朝聖之路後,發現原來人的潛能是可以被激發的,原本以為我要負責督促他們前進,後來的我們卻是互相拖舉、互相推對方一把。一開始,我希望孩子多走一點,後來是孩子在推我前進。」
三個孩子在路上會自娛娛人,有時進行扔樹枝比賽(把棍子往前丟,作為下一個目標,再走去拾起)、有時打松果大賽、有時是故事接龍,總之,三個體力用不完的男孩彷彿嫌徒步還不夠累人似的,總能想出新的體能花招來,讓她好氣又好笑。
艱難旅程中.孩子能力大升級
在朝聖之路這樣「易於常態」的旅程中,孩子也各自展現出自己人格特質的升級版。
例如老大在一路上展現超齡的成熟和樂觀,總能自得其樂地用獨特角度看待事物,不受他人評價的影響,在她為今晚落腳處感到焦慮時,安慰她:「急也沒用,事情會水到渠成的。」
而老二則展現出井井有條的自律,每天第一個起床,每到一個地方就率先把床鋪好(相較於自在的老大並不執著於鋪床),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
而老三年紀雖小,卻展現出超乎預期的毅力,一路默默跟著哥哥腳步,沒有抱怨,並從哥哥設計的遊戲中得到前進的動力,讓布蘭西看到他堅韌與不服輸的個性。
在旅程中.更欣賞孩子的長處
布蘭西不論處在什麼情況下,都懂得適時發揮機會教育,引導孩子觀察生活,讓他們迅速應變前方的未知。「例如去超市採買時,我會讓他們學習比較價格、規劃預算,從裡頭獲得成就感。」
當孩子看到其他朝聖者一路看手機,認為這樣朝聖不夠「虔誠」時,她會引導孩子同理他人需求,理解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放鬆方法,不必執著於把自己的價值觀施加到他人身上。
他們一邊走路一邊聊天,生老病死、人生價值與目的,該如何獲得幸福快樂….這既是一場長達一個月的體育課,也是超越一個月的哲學課,在這場一打三的徒步旅行中點滴創造了屬於家的回憶。
【完整內容請見2025年0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