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時代 台灣如何站上全球浪潮高峰?

AI永續仰賴跨界合作與全方位策略結合,如何整合關鍵技術,讓 AI模型在邊緣設備上高效運作,實現微電網中的智慧能源管理?台達電研發「AI貨櫃型資料中心」,提供企業快速部署、節能高效的解方,與企業一同邁向創新與永續並行的AI未來。
台達電贊助《天下雜誌》主辦的「2025 AI趨勢論壇」今天登場,以「科技新秩序.產業新賽局」為主軸,邀請來自政府、產業、學界與國際極具影響力的講者,深入剖析AI從普及到自主應用,對產業變革與國家競爭力的深遠影響。
全球各地在支援AI服務時,普遍面臨的挑戰在於「穩定電力」或「韌性電網」。然此發展要件,正是歐洲受訪企業首要挑戰。在亞太地區,能源消耗與碳足跡則被視為最大的障礙。
台達電董事長暨執行長鄭平表示:AI崛起讓資料中心用電翻倍,2024年全球用電佔比是1.5%,預計2030年全球資料中心用電力將翻倍達945 TWh,這個數值幾乎是日本一整年的用電量,而這只是保守估計。
台達電「AI貨櫃型資料中心」的靈活調度,整合了電力與散熱問題,也極具低延遲高機密的特性,可滿足企業需要快速、易部屬的建置方案。
論壇也邀請到《經濟學人》亞太區科技與創新總編輯羅斯(Charles Ross)主講,他以綠色韌性的挑戰(Green Resilience Challenge)為題,引用輝達(NVIDIA)永續發展負責人暨企業永續資深總監Josh Parker的訪談:「我們的下游合作夥伴認為,新資料中心選址時,能源供應的可用性是最關鍵的因素。」
今年2月「巴黎AI峰會」發起了永續AI聯盟:有47家科技公司、14個國家,以及國際能源署(IEA)、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等國際組織,聚焦AI啟動經濟的機會以及落實推動AI與環境的平衡。
美國的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皆已設定淨零排放目標;歐盟「AI大陸行動計畫」(AI Continent Action Plan)今年4月初剛啟動,Al Act特別強調綠色運算,並要求2026年起揭露AI模型的能源使用資訊;中國也預計在2025年底,資料中心PUE 降至1.5,再生能源利用率提高10%。
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認為,掌握未來市場與政策趨勢,得讓AI助力企業,首先要跳脫「工具思維」,轉向「策略導向」,讓AI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數位與淨零同時並進的雙軸轉型已成策略:利用AI大數據與自動化提升營運效率、強化決策品質與創新商機的「數位轉型」;以及應用AI達到減碳、循環經濟與透明治理來提升企業韌性與信任度的「永續轉型」,真正實現 ESG 與營運績效的雙贏。
活動現場吸引約300位企業人士、學者專家與青年學子共襄盛舉,企盼在快速變動的世界中,為台灣尋找AI的立足點與前行方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