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效應/三類工作 機器人難以取代
最近有老闆跟我說:「問題不是缺工,而是缺人才。」是的,當「兩人運轉店」從構想落地到現實,使長期缺工的商業服務業,開始找尋人才之外的出路,否則只得暫停展店或發展。
曾經是「沒有錢開店」到「沒有店開店」再到「沒有人開店」,營運命題的轉變,可看出連鎖經營的挑戰也在轉變。曾有老闆感嘆:現在的年輕人很浮躁,這個月才進來,下個月就要被看見,再下個月就要加薪。
「沒人」促使科技轉型被加速,「智販機」、「智取機」、「結帳與點餐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無人或智慧商店以更多元的模式呈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回到「兩人運轉店」的命題,最早實現的是零售業,其次是餐飲業,最後才是服務業。大陸排名第三的綜合零售業集團物美,總部一樓設有智能便利店,店務夥伴只負責理貨與陳列,配備入口與出口柵欄,加上電子監控和自助結帳,無人便利店已然進化,不再需要炫技,科技應用的重點在於使用者體驗。
前台無人化不僅是零售業,美國麥當勞示範了餐飲店版本,服務業也有日本按摩連鎖店將之實現。接待顧客、查詢與結帳等連鎖前台的工作,已完全可被自動化或機器人取代,技術已然成熟。
連鎖無人化的推進,目前正以「店的後台」為目標,用來降低店務夥伴的勞務、工作複雜度,或是集中操作。
缺工的問題轉變成「人工」在AI化的浪潮中,不可取代的工作是什麼?歸納有三:
一、客情營造:將連鎖店行銷資源對準20%高價值顧客,不僅是用於招徠新客戶,讓顧客養成消費習慣,保持並提升購買頻率,體貼顧客消費的情緒與心情層面。
二、氛圍體驗:查價或找商品等例行性的服務,可交給查詢機器人,但要點燃店舖氣氛,重點還是在於每一家連鎖店的經營團隊,就像走進金色三麥,就能感受到熱情的氛圍一般,無法被簡單功能的服務機器人取代。
三、手作呈現:即是現場操作的部份,便利店冰箱的飲料和茶飲店的現製飲料,傳達的是兩種不同的價值,手作、現製、包裝,甚或是服務,以人做為加值的核心,創造不可取代性。
以人服務人,「接觸點」是關鍵,每個接觸點都要得分,對視的目光、親切的微笑、會意的點頭,都不在機器人的能力範圍內,但人機合工卻是必然的走向,現實總有著警世的作用。
顧客購買的最後一哩路,連鎖商業一直扮演重要的通路角色,當單店以兩人運轉為命題後,令人驚奇的發現是:90%的小型店可以做到。
一直以缺工為理由限縮發展,在AI智動、智慧化的現在,凸顯的將是跟不上的問題,科技迭代的淘汰賽,正在進行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