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為何賴政府敢大動作追殺在野黨? 學者揭一關鍵:美國沒空管

美國國防部人事地震!3官員遭解職 赫塞斯的幕僚長也要換位子

康橋學生單車環島遇逆向橫禍!重傷學生完成手術 調整行程出爐

5月報稅季將至 「新豪宅稅」這3類屋主注意

近期財政部調整舊制高價住宅的認定與計算方式,俗稱「豪宅稅」,標準除維持原有總價門檻外,首度將「成交單坪價格」納入認定條件。本報資料照片
近期財政部調整舊制高價住宅的認定與計算方式,俗稱「豪宅稅」,標準除維持原有總價門檻外,首度將「成交單坪價格」納入認定條件。本報資料照片

近期財政部調整舊制高價住宅的認定與計算方式,俗稱「豪宅稅」,標準除維持原有總價門檻外,首度將「成交單坪價格」納入認定條件。5月報稅季將至,信義房屋旗下信義代書林祐民表示,此次新制僅適用於未納入房地合一稅、且無法提供購屋成本證明的舊屋,主要影響對象為早年購屋、近期出售的民眾。提醒屋齡高、已退休的自住型屋主,售屋前務必試算稅額,並點名三大族群也應特別留意。

林祐民指出,新制適用對象為104年12月31日以前購得房屋者,申報時若無法核實原始取得成本,須改採財政部公告標準課稅。常見情況如購屋合約遺失,實價登錄尚未實施時期,無法取得參考成交資訊者,只能依公告價格估算所得。若房屋成交總價或單價超過門檻,將被視為高價住宅,並以「成交總價 × 房地比 × 20%獲利率」計算財產交易所得,納入綜合所得課稅。

林祐民表示,是否需負擔高額稅金,仍與房屋持有年限與房地比有關。屋齡越久、折舊越大、土地公告現值越高,房地比通常越低,即使被列為高價住宅,實際課稅金額差異未必顯著。例如上述老屋若房地比僅12%,計算所得僅約54.72萬元,稅負影響較小。

針對此次調整,林祐民特別點名三大族群留意:

一、雙北地區低樓層公寓與小坪數捷運宅。雖台北市單價超過120萬元的物件並不普遍,但部分一樓公寓或小坪數捷運宅因地段佳、總價低、單價高,容易觸及門檻。若為十多年前低價購入,一旦近期出售,獲利空間大,稅負差距明顯。

二、新竹竹北早期購屋族。近年竹北房價大漲,許多當年單價十多萬元購得的物件,如今每坪行情動輒逾50萬元,輕易突破高價住宅門檻,出售時應留意稅金差異。

三、104年底前購屋且近期出售的屋主。這類民眾在無法提出原始成本證明的情況下,售價若超過財政部公告門檻,將按新制公告方式課稅。林祐民提醒,售屋前應諮詢專業人員試算稅額,降低誤判成本而產生預期外的負擔。

至於能否透過調整車位價格方式節稅,林祐民坦言,若車位價格遠高於市價行情,國稅局可能認定有規避稅負的嫌疑。他提醒,查稅人員經驗豐富,切勿以明顯偏離行情的方式操作,恐將遭要求補稅甚至產生法律風險。提醒退休長輩、無其他所得來源的自住型屋主,可尋求專業房仲或代書協助試算,合理規劃節稅,以免因稅制誤解而承擔過高稅金。

房地合一稅 財政部

延伸閱讀

7-ELEVEN啟動報稅季超值月!推日用品買1送1、點數回饋

採購股東紀念品 不能抵稅

標普:台灣主權信用評等「AA+」 三個優勢抗關稅衝擊

因應美關稅戰 財政部祭出2措施協助受影響廠商

相關新聞

5月報稅季將至 「新豪宅稅」這3類屋主注意

近期財政部調整舊制高價住宅的認定與計算方式,俗稱「豪宅稅」,標準除維持原有總價門檻外,首度將「成交單坪價格」納入認定條件...

新豪宅稅登場 雙北、新竹這類屋主小心「中鏢」

5月報稅季將至,信義房屋旗下信義代書林祐民表示,財政部今年調整舊制申報「豪宅」認定標準,影響早年購屋、近期出售的民眾,其...

家寧事件給企業的1堂課 專家:逃漏稅不只罰錢、最高判7年徒刑

百萬YouTube頻道「眾量級CROWD」創始成員Andy、家寧情侶檔分手後開撕,Andy指10年來頻道總收益達1億元,...

新版產創優稅 避踩三地雷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擴大租稅優惠範圍,專家提醒,新版產創條例應避免誤踩三大地雷,包含新技術定義、適...

採購股東紀念品 不能抵稅

許多股東引頸期盼的股東紀念品近期陸續公布,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提醒,公司鼓勵股東參加股東會而購買紀念品贈送股東,屬與推展業務...

公設保留地 有條件免稅

桃園稅務局表示,民眾持有公共設施保留地,若為空地狀態,只要該筆土地在保留期間內「未作任何使用」,且與周圍使用中土地「完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