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陸山西太原1社區爆炸畫面曝 現場濃煙密布、傷亡不明

塌陷擴大!太平山遊樂區聯外道路路基淘空 休園急撤離遊客

測試一拖再拖...海鯤艦遭爆「進水、主機故障動不了」 海軍不評論

議員揭「凸槌稅單」房屋稅增近3倍!新北稅捐處揭2原因

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新制,今年5月1日首次開徵。本報資料照片
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新制,今年5月1日首次開徵。本報資料照片

房屋稅新制5月開徵。新北市議員陳世軒說,近日接獲民眾陳情,發現房屋稅率莫名增加近3倍,查詢後才發現是系統轉換導致資料錯誤;議員陳明義也批評,政府有8個月的準備期卻大出包誇張至極。新北稅捐處指出,有2情況導致自住房屋收到非自住稅單,若有溢繳稅款,稅捐處也會主動退稅。

陳世軒指出,民眾陳情說自住用且設籍多年從未變動過,名下更無其他財產,但收到的房屋稅單卻顯示「非自用的3.2%」,致電到稅捐處詢問,打了一個下午只好轉到總機,才知道原來有太多詢問電話,因系統轉換導致課稅資料出錯。

陳世軒批評,新北市光是新莊,一個早上新莊稅捐處臨櫃就能湧入近200名民眾,電話也是直接被打爆,尤其這不只在新北,台北市跟其他縣市也都有同樣問題出現,大量凸槌稅單浪費民脂民膏,造成民眾不便,

陳世軒說,這次稅務系統改版,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提供的程式指令與地方稅捐處的原始資料,出現轉檔錯誤,才導致民眾收到的房屋稅單有誤,中央與地方之間溝通出現落差。陳抨擊,數發部今年預算高達50.77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承接更多跨部門系統整合的任務,呼籲數發部、財政部與各地方稅捐單位,盡快釐清系統轉檔問題,避免類似事件一再重演。

新北稅捐處指出,民眾自住房屋收到非自住稅單,主要是因舊制非按自住稅率核課,及去年7月1日新制上路後新取得的房屋,民眾應辦竣戶籍登記向稅捐處申報,但民眾誤以為不用申報,導致列入非自住房屋。

另外一種情形則是,房屋稅新制新增「辦竣戶籍登記」規定,若已按舊制自住稅率核課者,僅須於3月24日前辦竣戶籍登記,稽徵機關即會主動核定續按自住稅率核課,但此項作業中央規畫由稅務系統勾稽戶政系統主動處理,少部分案件因兩系統建置地址格式不一致,或設籍人親屬關係為三親等(曾祖父母等)或養子女未能勾稽,故民眾所收到之稅單仍為非自住。

稅捐處說,辦竣戶籍登記及申報期限已延長至6月2日,民眾可於該期限內更正或補申報,即可改按自住稅率課徵,若有溢繳稅款,稅捐處也會主動退稅。因個案情況或有不同,納稅人如仍有疑義請向稅捐處及各分處洽詢或辦理查對更正。

新北市議員陳世軒說,近日接獲民眾陳情,發現房屋稅率莫名增加近3倍,查詢後才發現是系統轉換導致資料錯誤。圖/陳世軒提供
新北市議員陳世軒說,近日接獲民眾陳情,發現房屋稅率莫名增加近3倍,查詢後才發現是系統轉換導致資料錯誤。圖/陳世軒提供

戶籍 房屋

延伸閱讀

BCL/本土年輕球員發威 新北國王大勝新加坡聖公文化奪二連勝

藍黨工陳貞容遭押 中選會:新北選委會將速陳報免派案

新北三芝兒三公園步道完工 民眾使用更舒適安全

桐在瑞芳花現音樂 新北瑞芳桐花祭滿滿客家元素

相關新聞

房屋稅誤課稅率暴增引民怨 新北綠黨團批市府行政怠惰

新北多位市民陸續收到房屋稅繳款書,驚見自住房屋竟被誤列為「非自住」,適用高達3.2%至4.8%的稅率,引發民怨。新北民進...

5月報稅季到!單身年收超過44.6萬才需繳稅、優惠方式這裡看

5月的報稅季又來了,小弱肌這次整理了報稅的優惠還有最簡單的繳稅方法,覺得喜歡的話也可以幫我分享給家人朋友喔。

台東學校司令台要繳房屋稅?稅務局:電腦勾稽無法審核

台東利嘉國小近日收到繳稅通知,讓校長、老師感到納悶怎麼學校還要繳稅,一查竟是「司令台」,立即反應給稅務機關。縣府稅務局解...

議員揭「凸槌稅單」房屋稅增近3倍!新北稅捐處揭2原因

房屋稅新制5月開徵。新北市議員陳世軒說,近日接獲民眾陳情,發現房屋稅率莫名增加近3倍,查詢後才發現是系統轉換導致資料錯誤...

房屋稅調高至3.2%惹民怨 藍綠議員隔空交火互批市府失職

今年報稅季即將到來,卻有不少新北市民陸續發現房屋稅率異常上升,引發廣泛關注與不滿。有民眾表示,原本自住多年、且無其他房產...

清舊債、防新欠 竹市土地稅與印花稅增6.71億助減債

新竹市政府開源節流、謹慎執行預算,連續2年累計減債逾45億。新竹市主計處說明,去年度歲入決算數292.02億元,較預算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