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稅恐達25-32%!專家分析:大罷免之前、有些條件政府絕對不會妥協

台灣的關稅到底會落在什麼區間?首先,有看到坊間說法認為台灣沒有出現在昨(7)日第一批通知的對象國家當中,應該是跟歐盟一樣接近達成貿易框架協議的狀態,因此美國暫時不寄送關稅通知書。
我對這個說法存疑,因為柬埔寨政府近期也曾公開表明自己跟美國政府接近達成簽署貿易協議的狀態,但昨(7)日仍被通知高達36%的關稅,雖然較原本49%大幅下調,但我不認為這是柬埔寨政府願意接受的關稅標準。
如果結合昨(7)日白宮記者會表示將簽署行政命令,將徵收關稅的期限延至8月1日來思考,我比較傾向這次「寄送關稅通知書」的手段仍是談判策略的一環。
例如針對日本課徵25%關稅,幾乎沒有調整,對照川普先前對日本的強硬發言,以及貝森特提到日本選舉因素干擾談判進度,這其實就是在對日本表態:「你不能沒有任何讓步」,同時也是讓日本談判代表能夠拿「具體結果」回國當籌碼去做協調,以便重新端出可行的談判方案,否則很難有進展。
至於柬埔寨政府被通知課徵36%關稅,因為比49%的原本稅率更低,則可能是在表達:「你有進步了,但你得多答應我一些條件,才有機會更低」。
至於關稅沒有變化的國家,如南韓、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我猜測也是在表達:「有些條件你一定得同意,不然關稅就這樣,不要拉倒」。
因為關稅通知書是以川普署名發出的正式通知信函,各國一定會重視並設法評估美方提出的條件,而這也是美國政府將關稅徵收日期調整至8月1日的主因,一方面繼續給予這些國家高度壓力,另一方面也是幫自己保留評估各國貿易條件的時間。
回到正題,那台灣目前的狀況呢?
參考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的分析,他認為談判卡關的原因可能在於我方不願放寬美豬、美牛產地標示規定,以及不願調降汽車關稅有關。
對照賴清德總統昨(7)日與談判團隊進行視訊會議,強調維護國家、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糧食安全為核心任務的立場,似乎與上述看法相互映證,顯示目前台美談判確實可能卡在美國進口肉品標示、汽車進口關稅以及其他農產品進口等議題上。
考量目前正值執政黨推動「大罷免」的時間,投票日期訂在7月26日,推測談判團隊可能不會輕易讓步,因此美方仍可能寄送關稅通知書進一步施壓,且稅率達到25-32%的機率仍是存在的,對此我會比較謹慎保守看待。
但7月26日-7月31日可能有機會加速推進談判進度並達成協議,看看隔壁日本是在7月20日投票,美方將徵收關稅日期延至8月1日,也可能是有配合日本選舉的考量,畢竟關稅本身就是充滿政治味的事情,什麼都有可能。
當然,以上純屬個人猜測,我要是猜得到川普想什麼,今年就不會這麼辛苦了。
◎本文內容已獲 邏輯投資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