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韓兵消滅300名烏軍!僅花2.5小時 攻下參戰以來首座村莊

中職/陳韻文至少4500萬5年約留統一獅 蘇泰安:開心達共識

「尹錫悅人馬」國會總召表態不再杯葛投票! 彈劾過關機率大增

22萬人有糖尿病不自知 醫示警:多吃喝、疲勞皆警訊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表示,台灣正面臨糖尿病年輕化趨勢,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律,4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人數逐年增加,但高達22萬人口不清楚自己已確診糖尿病。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表示,台灣正面臨糖尿病年輕化趨勢,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律,4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人數逐年增加,但高達22萬人口不清楚自己已確診糖尿病。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每10人即有1人罹患糖尿病,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表示,台灣正面臨糖尿病年輕化趨勢,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律,4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人數逐年增加,但高達22萬人口不清楚自己已確診糖尿病,提醒民眾提升病識感、留意「3多1少」的糖尿病警訊。

李洮俊表示,3多1少高血糖症狀包括「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輕」,此外,容易疲勞也是糖尿病警訊之一,而糖尿病致病原因主要是飲食不均衡,愛吃外食、愛喝手搖飲料等不良生活型態導致,如有出現前述警訊,建議盡快就醫評估。

李洮俊曾收治一名40歲男性病患,因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值高達140 mg/dl,確診糖尿病。男子工作壓力大,每天都要2杯手搖飲來緩解壓力,加上長期外食、熬夜,也缺乏運動習慣,體重已達到肥胖標準。若不積極控制血糖、管理體重,將加速胰島細胞功能衰退,也可能引發心血管共病。

國外研究顯示,8成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伴隨體重過重、肥胖情形。李洮俊說,過重及肥胖容易導致患者胰島素阻抗增加,較難穩定控制血糖,且根據研究,糖尿病患者一經確診,胰島素分泌功能僅剩正常人的5成,患者應及早控制血糖,維持良好生活習慣,「盡可能保留剩下的胰臟功能。」

李洮俊說,人體腸道所分泌的「腸泌素」,可促進胰島素分泌,控制血糖及體重,其功能像是對大腦傳送「飽的訊號」,糖尿病患者因腸泌素作用下降,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缺少腸泌素,就像手機沒網路,大腦以為還沒吃飽,導致患者吃下更多食物。」

糖尿病患者若攝取過多熱量,多餘脂肪將堆積於肝臟、胰臟造成異位脂肪沉積,也將導致胰島素阻抗,讓血糖更難控制。李洮俊說,若糖尿病患者有BMI大於27、血糖長期無法控制情況,應留意可能是體重控制不佳所致,諮詢專業醫療人員,避免陷入血糖與體重管理不佳的惡性循環。

「血糖長期居高不下,可能引發視網膜病變、腎結石、中風、心血管疾病。」李洮俊表示,肥胖糖尿病患較一般患者提升11%中風風險、11%心血管疾病風險、死亡率風險則增加27%,若有效管理體重,體重減輕超過5%,即可改善血糖、血脂、血壓,5年內體重減輕超過10%患者,更可大幅降低死亡率風險。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為提升民眾的糖尿病認知及病識感,推出「真相檢驗所 破解『控糖密碼』!」快閃巡迴檢測站,台北、台中、高雄三地巡迴於12月13日起展出,盼藉活動協助民眾進一步認識關於糖尿病的衛教資訊與風險因子。

患者 糖尿病 體重

延伸閱讀

台式麵包不是麵包!醫生示警「別當正餐」:恐釀6疾病問題

全戒澱粉減肥反變胖!餐單不對 醫生教男子這樣吃到飽成功瘦8KG

健康又飽足 營養師分享豆漿「4大好處」:可預防糖尿病

慢病最愛問【減重】甚麼是俗稱瘦瘦針的GLP-1?只要用它就能瘦下來嗎?

相關新聞

冷氣團達標 明晨最低溫跌至10度以下 高山下周一晨有降雪機會

今天大陸冷氣團開始南下,各地明顯降溫。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曾昭誠表示,台北今天凌晨過後就已經達到大陸冷氣團標準,這波冷空氣預...

三寶爸蔣萬安閃到腰 醫提醒:家長抱孩手肘靠近這部位較好

雙城論壇17日舉行,台北市長蔣萬安昨天卻突然取消今明二天公開行程,副市長林奕華說,蔣萬安是因為腰傷嚴重,在家休息。蔣萬安...

冷氣團到 境外空汙來襲 粉專:空氣品質由北而南惡化

全台各地明顯轉冷,中央氣象署已發布低溫特報。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大陸冷氣團抵達,境外汙染物來襲,空氣...

糞便帶血當痔瘡不在意 家人勸說就醫發現直腸惡性腫瘤

45歲張姓男子出現血便症狀,起初以為只是痔瘡造成出血,沒想到持續一段時間都未好轉,經家人勸導才決定到大腸直腸外科門診詳細...

台灣公共充電樁9770槍 車樁比優於歐盟建議

交通部加速推動友善電動車使用環境,建置公共充電樁,包括慢充、快充目前已有9770槍,整體電動小客車數與公共充電樁的比率達...

農糧署:冬季蔬菜盛產期到 價格漸平穩

國內菜價日前因為數個颱風侵襲飆高,農業部農糧署今天說,12月為蔬菜盛產期,加上近期天氣回穩也適合蔬菜生產,菜價已經逐漸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